■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彭静
6月24日晚,汤健华在连续灌下三杯水后,手机屏幕上终于显现了期待已久的界面,总分612分,语文104分、数学123分、英语127分……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凝固了他持续数月的焦虑,随之漾开的,是难以抑制的笑意。
▲正在学习的汤健华。
三年前,语文中考不及格的意外,让汤健华与一所省示范性高中失之交臂。三年后,在衡阳市博文高级中学(下称“博文高中”)的夏日蝉鸣里,这位曾被语文困扰的少年,迈过了高考的门槛,向心中的理想专业更近了一步。
化茧:选择博文,厚积薄发
“最初是我爸建议我选择博文。”汤健华回忆三年前的抉择,“三年下来,的确觉得这里挺好。”初中就读于呆鹰岭中学的他成绩拔尖,本可通过定向招生进入省示范性高中。然而,中考语文的失常发挥,成为一道意外的分水岭。
尽管语文失利,他总分仍达900分,并非没有公办高中可选。为何最终选择了民办的博文高中?汤健华的父亲坦言,吸引他的是当时学校招聘师资的力度与承诺。
2022年,博文高中以40万至100万的年薪,面向海内外招聘顶尖名师。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签约24名教师。其中6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其余则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日本静冈英和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这批师资的共同点是: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且多数拥有全国知名重点高中的教学经验。
王瑜江是汤健华的班主任,北大硕士毕业,曾任知名培训机构高中数学教学负责人。这样的师资配备,在当时市内的民办高中里,并不多见。
三年的频繁接触,汤健华的父母对学校老师评价颇高:“讲课生动,对学生很有耐心,会关注每个孩子,也想办法拓展他们的视野。”高二暑假,汤健华在老师带领下,和部分同学去了趟北京。“北大校园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印象很深,”汤健华说,那次经历像一粒种子,让他求学的心志更为坚定。
蜕变:从班级倒数到校内榜首
高考成绩公布,汤健华成为博文高中应届毕业生中的第一名。这个结果,他自己也感到些许意外:“分数比预估还高出一些。”但这看似偶然中的“高点”,铺垫于他三年持续努力的轨迹之上。
初入博文高中时,汤健华的中考成绩在班级并不突出,甚至处于末尾。第一次校内考试,他排年级第21名,但这成了他在这个位置的“绝唱”。此后每一次考试,他的名字再未跌出年级前十。他连续三年获得该校最高等级的奖学金。在化学老师邓慧艳指导下,他还参加了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惊人的蜕变背后是学校教学模式的适配与他个体的努力。该校教师团队针对性地编写了校本教辅资料,强调课堂效率。一课一研的制度确保让每堂课都符合学生现阶段的水平,再逐步提升难度,确保知识能够入耳、入脑、入心。
课堂之外,汤健华的自律近乎严苛。他每天都为自己规划额外的习题量,“几乎每科每天一套卷子”,对于相对薄弱的科目,他甚至能做到一个月完成近40套习题。
谈及学习方法,他显得冷静务实。“首先是稳住心态,成绩波动很正常。”他强调效率优先,“碰到实在解不开的难题,不要死磕,看答案,理解解题思路,反推出题意图,明确自己哪个知识点薄弱,再针对性加强。”这种实用主义的学习策略,成为他突破瓶颈的关键。
成蝶:向着自己梦想的天空展翅
“他从小就特别懂事,高中这三年我更是感觉他变得自信和懂事了。”提起孩子这些年的学习生活,汤健华的父母红了眼眶。父亲常年在广东工作,妈妈需要照顾家中身体不便的哥哥,平时更多的时候汤健华都要靠自己。但他对此毫无怨言,甚至在课余回家后,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家务活。
“他有自己的目标,在我们眼里,他一直是最棒的孩子。”父母的这份信任和支持,让汤健华在面对压力时显得比同龄人更沉稳。
对于即将开启的新旅程,他已悄然布局。出于对人工智能、信息与计算科学等领域的兴趣,高考结束的这个暑假,他没有放松,而是报名了线上课程,提前学习编程基础。“也在考虑报考‘强基计划’,”他眼中闪着光,“如果顺利,希望能攻读数学专业。”
三年前中考语文的失利,曾是他求学路上的巨大阻碍。三年后,虽然高考语文104分并非顶尖,但已不再是他的短板。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这段跨越,汤健华只是笑了笑。灯光映照下,在这个夏天,少年已默默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编辑:李健
责任编辑:李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