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育秧生产线。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邓小山 通讯员赵志杰 张良军
记者日前走进衡东辉远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一排排银光流转的不锈钢结构件正在激光切割机下精准成型,工人有条不紊地调试着自动化控制程序。这些即将启程奔赴全国各地的“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正以科技之力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育苗图景。
破土:聚焦细分领域的“专”字诀
从2015年创立伊始,辉远科技便精准锚定智慧农业设施设备赛道,将智能化育苗装备作为核心战场。在纷繁复杂的农业科技领域,他们如一枚钉子般深深楔入育苗环节。从农业作物安全育苗到经济作物培育,从绿叶蔬菜工厂化生产到食用菌培育及水稻标准化育秧,辉远科技构建起以“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为主导的产品矩阵,打造“智能装备+数字平台+农艺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解决方案。
十年磨一剑。2023年,该企业不仅荣膺“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更成为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细分赛道上筑起了难以撼动的技术壁垒与市场高地。
深耕:品质管理的“精”细密码
在辉远科技的质检中心,每一批原材料都拥有专属的“身份编码”,可追溯从采购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这背后,是该公司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重管理体系认证的严苛要求。品质的密码,早已渗透进每一颗螺钉的扭矩、每一行控制代码的严谨。
“我们与国内顶尖不锈钢供应商、智能控制系统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只为确保核心部件卓越可靠。”该公司总经理李博介绍道。对精密的执着,成就产品在田间地头的高效稳定运行,也赢得市场信赖。
抽穗:特色技术锻造硬核优势
辉远科技坚持“自主研发+协同创新”双轮驱动,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循环育苗系统、“V”型智能育秧苗床等核心产品,一举突破传统农业育苗技术瓶颈。这些饱含智慧的产品不仅入选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更全系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体系,成为农民用得起、效果看得见的“科技新农具”。
“以前育一季秧,人得时刻守着水、盯着温,现在交给智能苗床,省心省力还增产!”一位来自东北的水稻种植户感叹。辉远的技术特色,正加速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
扬花:创新生态下的“新”颖动能
创新是辉远科技最澎湃的引擎。该公司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辉远科技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3项,涵盖智能环境调控、多维度运动控制、物联网数据交互等前沿领域。2024年,辉远科技再获“湖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创新之基日益坚实。
雨润:市县平台精准“滴灌”成长
辉远科技这棵“专精特新”之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全市工信系统的阳光雨露。在企业研发攻坚关键期,在市工信局的指导下,衡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多次组织专项融资对接会,成功协调金融机构为其匹配800万元低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同时,衡东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则化身“科技红娘”,精准推送政策信息,组织专项申报辅导,并牵线搭桥引入多名急需的机电一体化、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平台负责人坦言:“我们就是要当好‘店小二’,聚焦企业核心需求,把服务精准送达企业。”
凭借显著的“专精特新”特质与坚实的技术支撑,辉远科技“智能装备+数字服务”模式已覆盖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用户普遍实现育苗效率提升6倍、成活率提高30%,土地利用率翻两番,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3年领跑行业。
未来,衡东辉远科技有限公司将持续聚焦农业设施智能化升级,强化“专精特新”发展路径。这一株深深扎根于衡阳沃土的“智慧农业”新苗,正奋力舒展科技的枝叶,志在成为中国智慧农业装备领域的创新引擎,为现代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愈加澎湃的科技动能。
【采访随感】
记者在辉远科技的智能育苗设备前驻足良久,银色的金属骨架托举着青翠欲滴的秧苗,机械臂精准喷洒水雾——这一幕如未来农事的诗行。曾经想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图景,正被科技悄然重绘。更令人动容的是背后那双“无形之手”: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如园丁般的精准帮扶。从融资解渴到人才引智,从政策导航到技术搭桥,每一次关键托举,都在印证着:当企业以“专精特新”之志破土而出,服务体系便以阳光雨露回应生长渴望。这金属与幼苗的和谐对话,正是传统农业转型与区域创新生态共振的动人乐章。
编辑:李健
责任编辑:李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