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衡阳
“五题共答”写好“为民问卷”——市人大、市政府会商联办代表建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撷英
发布日期 : 2025-07-04 11:26:39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撰稿/兴文柯 朱丽娜 谢小青 胡苏

编者按:“为民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了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深化“走找想促”活动,助力“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督促办理好代表建议等5个方面的要求(简称“五题共答”),在第12个“6·25为民服务日”之际,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会同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建议会商联办活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心为民。

▲校园周边“安全盲区”备受关注。 

直击校园周边“安全盲区”

“放学时段中小学门口交通拥堵,电动车横冲直撞”“校门口流动摊贩扎堆,孩子总爱买三无零食”……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及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市委书记刘越高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并以“6·25为民服务日”活动为契机,率队走进城区多所学校周边,来了一场“不打招呼”的暗访调研。

6月25日,临近下午放学时段,调研组先后来到环城南路小学、蒸湘区实验小学、祝融小学、船山实验中学门口,发现多家流动摊贩直接在路边操作,食材露天摆放。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学校周边接送车辆随意停放,孩子们只能在车流中穿行。

此次暗访共梳理出五大类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电动摩托车接客乱象丛生;流动摊贩摆摊设点泛滥,占据人行道和部分机动车道;食品安全隐患突出,流动摊贩食材来源不明;管理存在盲区,校园内外环境卫生堪忧。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校园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市人大科教文卫委迅速整理调研报告,开出“治理良方”:建议交警部门合理规划校园周边的交通设施,加强对机动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管理;查处非法营运的电动摩托车,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联合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流动摊贩的日常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加强对食品源头、加工过程的监管。

▲空中俯瞰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 ■罗亮华 摄

为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把脉会诊”

“请求解决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与华侨城项目土地权属问题。”“请加大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争取专项债和中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力度。”

6月24日,市政府三楼会议室里,“6·25为民服务日”活动暨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发展会商联办活动在此开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出席活动,与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市人大有关机构、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资规局、市国资委、石鼓区政府、湖南华侨城文旅投资公司和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的负责人,共30余人汇聚一起,集中商讨解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坐落于石鼓区的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湖南省合作共建的,自去年2月启动建设以来全面起势,已经签约企业26家,包括7家上市公司及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入列全省第13条重点产业链。

为助推该园区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石鼓区人大常委会在此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的11名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的规划中有一些土地与湖南华侨城文旅投资公司的土地重合,需要协调解决。代表们的建议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到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后引起高度重视,于是,结合“6·25为民服务日”活动组织召开这次会商联办会。

企业和产业园汇报情况、提出诉求后,到会的市直职能部门和石鼓区政府负责人逐个发言。或阐释有关政策;或明确各自责任,确定解决问题的时间;或为企业发展支招……大家开诚布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短短一个多小时,困扰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发展的土地和资金问题,有了清晰的破解之道和明确的负责之人。

优化公交线路站台“解民忧”

公交出行是重要的民生关切。6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6·25为民服务日”公交线路站台优化人大代表建议会商联办会上,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围绕优化公交服务进行了热烈讨论。

“已完成华耀小学校门口公交车站的迁移和临时站牌的设置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汇报了《关于调整衡州家园、杨柳公租房小区附近公交线路的建议》《关于市公交公司108路公交车线路延伸的建议》《关于完善白沙洲园区公共交通路线的建议》《关于将衡阳165路公交车线路延伸至衡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议》《关于在南华里加大公交车路线和车站设置的建议》《关于优化衡常路公交车路线及增加修建候车雨棚的建议》等9件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进展情况。

“住在公租房的群众对公交需求迫切,职能部门要想方设法满足出行需求。”“152路线路亏损严重,且不符合通村公交‘一人一座一带’的要求,对暂不恢复的决定表示理解,我会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市人大财经委、人大代表在肯定前期举措的同时,重点就如何办好代表建议提出建议。

下一阶段,代表建议承办单位将扎实做好后续办理工作,密切与代表沟通,及时反馈进展,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建议办理善始善终。对已经解决或列入规划准备解决的问题,进行跟踪问效,确保问题解决不打折扣。系统总结自身办理经验,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办理流程和标准,推动建议办理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堵心路”如何变“民心路”?

6月27日下午5点,雁峰区黄白路车辆排起了长龙。长龙的起点就是衡阳市实验小学门口。道路本就不宽,仅双向两车道。有不少接孩子的家长把电动摩托车停到学校门口,道路上也停满了车,车流人流搅成一团。拥堵的中心,交警正在进行交通疏导,但他的指挥声已完全被各种喧嚣声淹没……

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与市教育、公安(交警)、文旅广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公交、黄白路沿线市属学校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此刻就在现场进行调研。

黄白路作为历史悠久的教育名街,知名大、中、小学校云集、优质资源汇聚,对其提质改造及沿线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是备受全市人民关注、期盼的民生工程。

调研组发现,机动车压双黄线及横穿人行道掉头、违规占用车道、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逆行现象严重,小吃摊占道经营、公交站点位置不合理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如何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为民办实事,各职能部门和人大代表在现场调研后,马不停蹄地召开了现场会,认真商量对策。

“通过增设网络与隔离栏杆等设施,合理设置即停即走区域,精准规划停车范围,对公交车停靠点予以优化,增添人行红绿灯,同时严厉查处车辆违停现象,规范小吃摊经营区域。”

“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合理利用道路支路与两侧空间进行科学分流。”

“建议开设护学‘定制公交’,让学生安全出行更有保障,避免学校周边交通出现潮汐现象。”

……

会场上,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献计献策,交流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汇聚起来落实后将会成为“堵心路”变为“民心路”的桥梁。

织密平安“幸福网”

人以安为乐,业以安为兴。随着“6·25为民服务日”暨贯彻落实《衡阳市平安村社区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会商联办座谈会召开,一场关乎千家万户平安的行动正在稳步行进中。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2024年5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近两年来,我市贯彻落实《条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了明显提升。

今年4—5月,市人大农业委与市政府办、市平安办、市委基层党建办、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多次协商,合力化身“平安合伙人”,明确了在全市美丽乡村重点村和驻村帮扶市领导联点村率先推进“平安村居”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但推进中也面临挑战:普法宣传教育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足;过度随礼、大办婚丧嫁娶未得到根本整治;矛盾纠纷调解不及时;网格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座谈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现场开出了“药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条例》走进千家万户;对照《条例》规定,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严厉整治“高价彩礼”“过度随礼”“大办婚丧嫁娶”等陋习;搭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等。

平安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发力,推动各部门凝聚合力,让平安成为衡阳最温暖的底色。

多方联动破解道路施工管理难题

6月25日上午,市人大环资委在市人大开展2025年“6·25为民服务日”活动,就《衡阳市城市道路挖掘施工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贯彻实施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召开会商联办会议,聚焦道路反复开挖、施工扰民等痛点问题,共商解决方案。

市人大代表邹文胜坦言:“当前部分道路施工项目存在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施工周期超出预期等问题,严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和生活秩序。”她建议,要强化职能部门监管力度,对全市在建道路工程开展全面排查;各部门之间要打通“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多渠道公示施工信息,争取市民理解支持。

石鼓区柏树嘴社区副主任杨阳反映,施工噪声扰民已成为社区居民投诉最集中的问题。她呼吁施工单位完善信息通报机制,提前将施工时段、降噪措施等关键信息告知社区,便于社区做好群众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会上,天然气、水务、供电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深入剖析了当前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家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优化沟通协调机制等举措,力求破解管理难题,提升施工管理效能,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切实提升城市道路施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文明养犬立法“聚智”

近年来,随着城市养犬数量增多,遛犬不牵绳、犬只扰民伤人、粪便污染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6月24日,市人大法制委在市公安局召开专题座谈会,以“6·25为民服务日”为契机,启动“小快灵”立法程序,拟制定《衡阳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暂定名)》,通过法治化手段破解养犬管理难题。

蒸湘街道大立村党总支书记王春梅直言现状:“遛犬不牵绳、犬只随地便溺等问题频发,这不仅破坏公共环境,更成为邻里纠纷的导火索。”她建议,要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联合多部门搭建养犬免疫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接种情况可查可溯;同时社区将通过主题活动强化养犬户责任意识,营造依法养犬氛围。

市民代表涂宏贵呼吁:“法规必须强化遛狗牵绳、清理粪便等基本规范,提升养犬人法律意识。”养犬代表则提出合理规划宠物活动空间的诉求。物业公司代表反映,目前处理纠纷时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陷入被动,迫切希望立法赋予物业协调权限,并建立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快速联动机制。

针对各方诉求,参会职能部门现场回应,将从严开展立法前期调研,强化合法性审查,确保法规条款既符合上位法规定,又具备实操性。下一步,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民意,同步启动普法宣传工作,为即将开展的养犬管理立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衡阳养犬管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会议表示,此次立法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责任划分、部门协作、便民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展调研论证,确保法规“接地气、可操作”。各职能部门将同步推进合法性审查和普法宣传,通过法规制定与宣传引导“双轮驱动”,推动形成文明养犬社会共识。


编辑:魏臻臻

责任编辑:张花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