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彭岚
走路大步流星、办事干脆利落,这是蒸湘区对口帮扶永顺县毛坝乡挂职干部彭升给人的第一印象。近两年来,彭升躬耕于位于澧水南源的毛坝乡,将城市治理的精细融入毛坝乡的振兴实践,交出了一份优秀的帮扶答卷。
从绿色军营到基层热土,彭升始终保持着听党指挥、敢打硬仗的军人本色。作为衡阳市对口帮扶挂职干部的一员,他视纪律如生命,模范遵守各项管理制度。融入骨血的忠诚与执行力,成为他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最坚实的底色。
直面“五大振兴”的目标要求,彭升以雷厉风行的作风精准施策,积极协调蒸湘区到位对口帮扶资金120万元并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他还化身“山货推广大使”,成功将毛坝生态莓茶等特色农产品引入蒸湘区核心商圈,有效拓宽了乡亲们的增收渠道。他心系困难群众,积极协调爱心单位,开展蒸湘区乡村合伙人助力高考学子“点亮微心愿”捐赠活动。他手把手指导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负责人将研学接待中心资源盘活,构建起品种保护、培育、种植、加工、销售、配送、研学、茶旅融合全产业链,建成蒸湘区对口帮扶体验馆,2024年接待92批次4000余人,会务、餐饮、研学授课等创收16万元,销售莓茶等土特产60多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突破20万元大关。
彭升深谙文化是乡村的根脉。初到毛坝乡,他受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村史馆建设,他走访了大量老党员和群众代表,与吉首大学芙蓉学子公益团队通力合作,构思设计并推动建成了毛坝村村史馆。他尽心竭力,将位于毛坝的李烛尘故居成功申报为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还将这份精细与担当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落实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成功助力毛坝乡成为全县样板。着眼未来,他精心设计实施了“青芽工程”培养计划,为毛坝培育了一批有情怀、懂业务、善作为的青年骨干。
彭升是毛坝村的联村领导,他带领村支两委,以“绣花功夫”推进村级治理,顺利完成马路市场搬迁并推动规范化农贸市场拔地而起;他以在红湘街道练就的“婆婆嘴”和“公平心”,耐心调解邻里纠纷,化干戈为玉帛。作为乡重点项目专班副组长,他深度参与全乡近九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实施,协调资源,督导进度,将规划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美景。他联系的毛坝村荣获州级同心美丽乡村及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称号。
近两年间,彭升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忠诚践行使命,在毛坝的青山绿水间刻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印记。
编辑:魏臻臻
责任编辑: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