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文/图全媒体记者 唐翔 通讯员 杨超 李霞)盛夏时节,衡阳市民餐桌上的西瓜、荔枝、冰淇淋,或许正来自石鼓区角山镇七夕路的华辰物流园。这座总投资29.8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以冷链物流为纽带,串联起农产品“出村进城”与“南下湾区”的双向通道,成为石鼓区产业升级的强劲脉动。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物流新标杆
6月的华辰物流园内一派繁忙景象。在5G智能系统的调度下,各类生鲜产品高效流转。总经理封丞站在5.3万吨级智能冷库的中控屏前介绍:“依托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我们实现了全程冷链可视化运输。智能路径规划系统让生鲜直达衡阳,不仅减少中转环节,更大幅提升了产品新鲜度。”
作为衡阳智慧物流的标杆项目,园区通过三大智能系统重塑供应链:实时库存追踪系统动态监控货物流转,智能配送算法自动优化运输路线,数字孪生技术全程保障冷链安全。“过去走传统物流渠道需要3天,现在通过园区的智能调度平台,24小时就能完成市县配送。”华翔食品贸易商行周朝阳向记者展示着手机上的物流追踪系统说道。
目前,园区已形成完整的智慧物流生态:近500家商户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展业务,34条物流专线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动态优化,与全国12个省区构建起智能物流网络。在指挥中心,智能大屏实时显示着货物吞吐、温控监测等关键数据,AI系统正在预测未来货物流向,为商户提供决策支持。
产业联动:构建特色农产品新通道
华辰物流园的战略布局远不止于“引进来”的单一模式,园区正描绘着更宏大的发展蓝图:二期工程将打造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干货冻品交易中心,三期规划则聚焦特色农产品专区,重点布局油茶和花卉交易区。这一规划将打通衡阳特色农产品外销的快速通道,使衡东黄贡椒、祁东黄花菜等优质农产品能够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园区依托省部共建的国家级油茶交易中心,正在推动衡阳油茶产业的全链条升级。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品牌化运营模式,配合大数据交易平台,未来可实现油茶产品的全国性高效流通和交割。
这一发展战略已在上游产业链显现成效。以角山镇三星村鹏盛农业为例,在物流园“订单农业”模式的带动下,大力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果蔬。今年农业种植面积扩大至1200亩,蔬菜年产量达6000吨。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产销对接模式让参与农户实现了年均4万元的增收,推动全村蔬菜年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生动诠释了“物流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增收”的发展路径。
通过构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华辰物流园正在实现从传统物流枢纽向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为衡阳特色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企协同:共筑百亿级产业生态
石鼓区发改局副局长唐胜利说,华辰物流园是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的重要载体。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区政府成立专项服务专班,整合工商、税务等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确保二期3.9万平方米干货交易中心按期建成投运。项目整体建成后,将形成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规模效益,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并与华耀城商贸示范区形成产业联动,共同构建“冷链物流+商贸服务+文旅体验”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目前,华辰物流园已形成集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冷链配送、仓储集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正致力建设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全国领先的现代化物流园区,为石鼓区“五区一园一线”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从传统仓储到智慧物流,从单一运输到全产业链服务,华辰物流园以令人瞩目的“石鼓速度”,展现了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这个项目不仅为衡阳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点,更通过产业联动效应,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城市升级的协同推进,谱写了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魏臻臻
责任编辑: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