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衡阳
“安全生产月”大家谈
发布日期 : 2025-06-30 12:11:06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刘振元 通讯员 周运动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以来,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各行各业举行了形式多样、入脑入心的“沉浸式”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对各行各业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整治行动,尤其是紧扣主题,策划了2025年“安全生产月”大家谈活动,邀请县(区)政府、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重点企业安全责任人等,结合工作实际,带头谈认识、讲责任、话举措、说成效,旨在发动全社会一起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安全工作、宣传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的浓厚氛围,打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责任系于担当。让我们以此次“安全生产月”为契机,人人尽责查隐患、个个学技会应急,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为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提供安全支撑!

筑牢安全之基,守护城市生命线

衡阳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志毅

构建城市安全韧性防线,关键在于系统思维、关口前移、平战结合,科学构建常态预防与应急处置并重、重点攻坚与全域覆盖结合的立体防控体系。

近年来我们强力推进了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整治等,着力补齐制度短板和燃气设施历史欠账。创新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燃气行业安全多次开展深度“体检”和风险“把脉”。推动“智慧燃气”平台及瓶装燃气智慧配送安检系统落地应用,逐步实现对管网运行、用户安检、隐患整改的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同时,我们积极推动群防群治机制建设,目前城区10家燃气经营企业100%建立内部风险隐患排查奖励机制,累计发现并消除隐患200余项,兑现奖励2万余元,有效激活了安全管理的“神经末梢”。

在统筹推进城管全域安全工作中,我们系统梳理构建了10条安全生产责任链条,明确了关键环节和管控标准,压实行业管理、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三方责任。严把大型户外广告审批关,牵头依法拆除存在结构隐患的广告设施,畅通消防逃生窗口,严防“头顶上的风险”;对公园广场、沿江风光带等人员密集场所,科学设置人流疏导隔离设施、定期排查游乐设施隐患;加强垃圾收运、中转、焚烧全链条安全监管,实施环保与安全“双达标”管控,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压实城市照明、屋顶棚架、共享单车等领域主体责任,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的日常巡查、维护保养与隐患整改工作流程。

城市安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压实层级责任,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常态长效的治理格局。我们践行“一线工作法”,局领导班子常态化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燃气站点、广告设施、垃圾焚烧厂、公园广场等一线督导;严格执行“隐患建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现场验收、销号备案”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隐患真整改、问题真解决。

聚力攻坚除隐患,强基固本护安全

雁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彭晓洪

雁峰区作为老城区、老工业区、老商业街区,基础设施薄弱,工商业发达,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定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宏伟使命,以查找整治身边的安全隐患为着力点,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构建高水平安全工作格局。

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建立“日通报、周统计、月张榜、季调度”工作机制,推动各镇街及重点行业部门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开发隐患治理“码上办、随手拍”,畅通隐患举报平台,积极发挥群防群治作用。运用“三查一曝光”机制,扎实开展“两电”整治、打通生命通道、燃气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治理。今年1—6月份工排查重大事故隐患92个。

切实推动隐患治理。创新“书记区长双交办”机制,高位推动安全隐患整改,开展“去存量、控增量”隐患清零行动,投入1275万元专项治理资金,对城区内涝、断头路、滑坡、居民消防、充电桩改建等107个危难险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治。近年来,全区通过函办、“码上办”、挂牌督办等方式共交办并整治隐患1057个。

示范推广全员安全。我区借鉴“宁乡”经验,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扎实推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通过政府引导、专家“送课上企”、行业部门入企指导等多线推进,督促企业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建立隐患自查奖惩机制。连续三年开展“企业互学互查”活动,组织小微企业主进入大中型企业车间观摩学习。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动后进,全面提升辖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全力做好灾害防范。及时修订防汛抗旱、灾害应急等六大预案,组建300余人的“民兵+消防+民间救援”复合型应急队伍,高标准新建应急物资仓库,配备先进装备及应急物资,下好灾害防范先手棋。依托“首峰夜话”“逢四说事”等基层自治雁峰品牌,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防灾抗灾能力。今年来,全区上下开展各类应急演练60场次,专业培训18场次。

守牢安全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

衡南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仕兵

安全和发展,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守牢安全红线,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坚持从严从实,全面打赢“攻坚战”。一是严抓源头排查。深化源头治理,紧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开展“全覆盖、无死角”隐患排查。二是严抓隐患整改。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以清单式、销号制推动闭环整改。三是严抓重点管控。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部位,严格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

坚持抓常抓长,全面筑牢“防护墙”。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组织、职责、机制建设,推广农村交通安全警保联动治理模式。二是强化数字赋能。在重点领域推广“智慧安全”建设,推进日常监管数字化、数字监管常态化、应急处置精准化。三是完善协同机制。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机制,打造应急指挥、应急预案、应急物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四是注重宣传教育。通过敲门行动、宣传咨询、警示教育等形式,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切实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坚持共建共享,全面畅通“责任链”。一是压实安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出台政策文件,厘清职责边界、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推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形成“企业抓业主、业主抓员工、员工抓岗位”的责任体系。三是压实社会共治责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作用,加大媒体舆论监督和违法行为曝光力度,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体系,着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严管厚爱双轨并行,筑牢安全生产坚实防线

松木经开区安监局局长曾广权

安全生产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今年以来,松木经开区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的管理理念,以“精准帮扶、应急锤炼、科技赋能”为抓手,全方位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精准帮扶,筑牢企业安全根基。经开区将“服务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切口,通过“专家团队+一企一策”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指导帮扶。组织涵盖仪表、电气、设备等领域19名专家下沉企业,从制度执行到设备运行,从员工操作到应急处置,逐项“解剖”,手把手指导企业排查各类风险隐患。今年来,指导帮扶了12家企业,排查整治隐患264项,提出“一企一策”整改建议82条。

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效能。针对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防控的核心—异常工况处置,经开区坚持“预防为主、演练为要”,推动企业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升级。一方面,指导企业系统辨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极端工况,完善处置办法与操作规程;另一方面,常态化指导企业开展异常工况应急演练,工作开展以来,区内企业累计开展异常工况演练96次。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区成功举办了“危险化学品异常工况处置演练”,系统检验了松木经开区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升了政企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处置能力,为防范危化品异常工况事故筑牢“应急屏障”。

科技赋能,构建精准管控体系。安全管理既要“人防”守底线,更要“技防”提效能。这两年,我区持续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改造,7家企业完成自动化升级,涉蒸汽装置全部加装“双保险”安全附件。与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化工安全技能专项培训,加强安全业务“传帮带”,打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智能化监管方面,以“电子围栏+实体封闭”相结合的模式,设立9个道路卡口,配套人脸识别及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化工片区全封闭化管理,有效阻挡外来风险。开发车辆入园预约登记程序,引入北斗、GPS定位系统,实现危货车辆动态在线监控全覆盖,显著提升了安全风险源头管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全面升级信息化监管平台,新增高空瞭望、人员定位、双预防等多个功能模块,重点企业生产岗位、罐区仓库等关键场所视频监控完成全覆盖,接入6家企业的27个重大危险源生产数据,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实时监测,有效提升了风险早期识别和应急响应能力。今年以来,平台已有效监测预警企业生产异常风险数据和员工违章行为247起,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科技兴安、智慧强安成效逐步显现。

创新管理理念,筑牢安全基础

湖南金水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新

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的生命线。面对传统矿山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湖南金水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水塘矿业”)创新管理理念,将深厚的安全管理传统与前沿创新技术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新路径。

用科技提供安全支撑。金水塘矿业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对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能够实时监测矿井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风速等关键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能迅速预警,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公司还安装了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对尾矿库库水位、浸润线等数据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机械化作业方面,公司采用反井钻机施工长距离通风天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加大电耙等小型采矿设备的使用,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频率和风险,进一步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我们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

用信息提振管理效能。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广播、微信工作群、公共场所、班前会、井口或者调度室显示屏循环曝光员工“三违”行为,实现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分析。未来,金水塘矿业将继续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煤海平安

耒阳市东冲煤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小成

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一主题,公司全员参与、深入实践,成效显著,安全根基更加稳固。

安全警钟长鸣,安全意识入脑入心。震撼人心的警示教育片、同事分享的身边事故案例,都成为我们最生动的安全课堂,让潜在风险从“纸上”深入“心头”,时刻警醒麻痹大意的致命代价。“人人查找隐患”的号召,成功将安全责任从“被要求”变为“我主动”。在岗全员排查、实时上报,真切体悟安全关乎“我的生命、我的职责、我的家园”。

技能演练强基,应急能力握在手中。“个个会应急”重在真练真会。自救器操作、水火灾模拟演练、专家现场指导,通过一次次逼真实训,让“保命”技能从认知变为肌肉记忆。演练后的复盘,精准暴露预案缺陷和协作短板,推动预案优化、能力提升,确保危急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隐患治理闭环,科技赋能筑牢屏障。“成立专班+全员参与”的“拉网式”排查成效斐然,从采掘面到通风排水系统,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五落实”原则确保整改形成闭环追踪链条。矿井“四化”建设成果显著:精准定位、智能监控、自动化系统、水害感知网……科技力量为矿工安全筑起智能屏障。“无视频不作业”更是为现场管理安上锐利“眼睛”。

守护煤海平安无止境。我们将把全员迸发的安全自觉、锤炼的过硬本领、凝聚的科技力量,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常态。当岗位责任化为磐石、规范操作成为本能、微小隐患无所遁形,方能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

明责、履责、督责,筑牢安全防线

湖南长高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泽

作为湖南长高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安全负责人,我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以“明责、履责、督责”为主线,扎实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明责于心,织密责任落实网络。每年由我牵头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将安全职责细化到管理层、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及一线岗位,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矩阵。建立安全生产“红黄牌”考核机制,将责任落实情况与薪酬绩效、晋升评优深度绑定,推动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心中有责任”。同时,每月主持召开安全责任落实分析会,针对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切实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党建领航,筑牢全流程安全屏障。坚持“党建+安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企业安全管理智慧平台,组织党员骨干牵头开展全园区危险源辨识工作,建立动态更新的风险管控台账,实现“一源一档”数字化管理。在作业区域设立2个党员示范岗、4个党员责任区,由党员带头落实“班前巡查打卡-实时平台监控-动态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党员责任制”,将设备巡检、操作规程执行、应急处置等环节纳入党员考核,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危险时刻见党员”的安全管控格局。

培训强基,厚植全员安全文化。构建“三级递进式”安全教育体系,新员工入职完成“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考核,车间每月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班组每日利用班前会进行安全交底。创新打造“事故案例警示课堂”,将行业典型事故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全员沉浸式学习。作为安全负责人,我全程参与火灾扑救、触电急救等应急演练,带头示范应急处置流程,强化员工“生命至上”的安全意识。同时推行“安全能力认证”制度,要求员工通过理论与实操双考核后持证上岗,切实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编辑:魏臻臻

责任编辑:张花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