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文鹏
石鼓区常胜路都司街2号,曾是清代衡州府都司衙门所在地。在这里的老城烟火气中,“隐藏”着一所创建于1930年的老牌学校——都司街小学。
最近,这所区属名校再获国家级“认证”: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至此,其荣誉墙上已集齐“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等8项国家级称号,以及“湖南省十大平安校园”等12项省级荣誉奖牌。
如此“荣誉等身”的背后,她究竟有着怎样的文明密码?
“沉浸式德育”扎根生活
“稍息!立正!”身着迷彩服的孩子们昂首挺立,稚嫩的口令与嘹亮的军歌撞出清亮回响——这是学校每年国庆前雷打不动的新生“成长课”——“爱我中华,强国有我”迎国庆军训展演活动,更是她从烽火岁月中走来的德育底色。
“德育不是说教,是让孩子在实践中‘长’出品德。”都司街小学党总支书记阳衡湘介绍,学校坚持将德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多元实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品德修养。
学校以“主题月+实践”构建多元德育体系,覆盖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八大主题。每学年的校园“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树立学做榜样的成长标杆;29支“嘟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500余名师生走进社区,用梳头、打扫等行动将爱心撒遍雁城……
此外,学校创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校本教材,将“沉浸式德育”融入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班队会,通过演讲、征文、大合唱等形式,让爱国、法治、感恩的种子在每颗童心中生根发芽。
“双师课堂”打造新生态
近年来,都司街小学以推进“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为依托,锻造出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教师队伍,创建了强大的“双师”资源库。
这其中还包括都司教育集团与印尼日惹崇德三语学校牵手建立的国际云端“双师课堂”,双方名师共同打造教育新生态。
当前,学校探索出“三阶五环”智课模型:课前集体备课,课中“创设情境—双师破难—合作探究—思维训练-分层拓展”,课后反思提升。30余位省市级名师的教学智慧,如源头活水般流入每间教室。
以传统文化促进“五育融合”
近年来,都司街小学大力实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底色育全面发展的人”工程,开创德育铸魂、智育启慧、体育强魄、美育熏陶、劳育养性的“五育融合”创新格局。
大课间“课桌童趣,舞韵中华”集体操编入戏曲动作;篮球节建制班联赛既练体能又培养团队精神;读书节“搭个书窝来看书”活动里,孩子们在帐篷中共享《草房子》《小王子》……
跨越近百年的时光,“尚德鸿志、敏学笃行”的校训始终如灯。阳衡湘望着操场上跃动的身影说:“未来要让这些种子从‘都司街’出发,扎根社会,向上、向善生长。”
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