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衡阳
百年工运路 奋进新征程丨“良种配良法”蕴藏的高产密码——衡南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主任甘宗恒的耕耘之路

发布日期 : 2025-06-20 11:05:17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文/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莫雄飞

衡南县向阳桥街道清竹村超级杂交稻双季稻超高产攻关基地,48岁的甘宗恒俯身钻进稻田深处,指尖捻开一枚稻穗端详。“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既要看准时机也要选准药剂,纹枯病和稻飞虱重在预防。”他转头叮嘱农户,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农事节点上。作为衡南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主任,他在这片田野上已经耕耘了27个春秋,先后荣获第十一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国家农业部科技抗灾先进个人、衡阳市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1997年成为车江镇农技站的一名农技员,成为一名农技推广的“破局者”。

2006年,他在全省率先成立“车江镇植保社会化服务协会”,为抢在稻纵卷叶螟爆发前完成防治,他连续三天从清晨六点忙到傍晚七点,最终体力透支晕倒田间。简单治疗后,他拔下针头又往田间赶,硬是顶着酷暑完成防治任务。

他性格上有股子“倔劲儿”。2005年,他在全市率先成功试验推广水稻旱地无盘育秧技术,实现了“每亩为农户增收节支80元左右”的目标。

数据记录着他的耕耘:每年发出病虫情报12期3万余份,下村指导1.3万余次,实施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3万亩次,年均挽回稻谷损失3000余吨;8年间推广水稻主导品种74个,新品种应用率超80%;2006至2024年推广集中育秧近2万亩,为农民增收400万元。

甘宗恒是衡南杂交水稻亩产纪录的“刷新者”。

2007年,“种三产四”超级稻丰产工程项目落户车江。甘宗恒每个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示范片区早稻亩产达到630.9公斤,名列全省第一。

2013年,他主持“湖南省超级杂交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极端不利天气下“拼”出了湖南省低海拔中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干谷873.4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

2019年,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落户衡南县向阳桥。甘宗恒主持的第三代杂交晚稻经测产平均亩产达到1046.3公斤,刷新全国晚稻单产新纪录;2020年,他主持第三代杂交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双季亩产达1530.76公斤!袁隆平院士盛赞:“衡南县为杂交水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要将‘衡南经验’推向全国。”他带领团队持续攻关,2021年双季亩产高达1603.9公斤。

“秘诀?就是‘良种配良法’。”甘宗恒解释,“从浸种催芽到水肥管理、病虫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要环环相扣、精益求精。高产是精密协作的结果。”

27载光阴流转,甘宗恒的岗位换了五六个。但变动的是职务,不变的是他服务“三农”的初心。


编辑:王丹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