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回雁
生活有感丨静待花开,既是酿酒之道,也是育人良方
发布日期 : 2025-06-11 09:31:09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作者:刘兴平

制图:何芬

六月,是梅子成熟、瓜果飘香的美好季节。初夏的晚风吹拂而过,吹散了枝头杨梅熟透前的那最后一抹青涩。

早两日,一位邻居从乡下老家回城,热情地送过来半筐刚从树上摘下的杨梅。一颗颗成熟的梅子黑红透亮,泛着夏日的晶莹光泽,诱得人口水直流。

“杨梅初绽艳江南,色似丹霞味赛甘。”我有些迫不及待地选出几颗果实饱满、色泽朱红的杨梅,放在水龙头下细细地洗净。水流下,当指尖抚过红嫩的果实,软软的、凉凉的,犹如抚摸到夏天那润泽的脸颊。朱红的果实表面,凝聚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衬着果柄上还带着的一两片翠绿的叶片,愈发显得娇羞动人、娇艳欲滴。

厨房里,妻子正在炒菜做晚饭。我将第一颗洗净的梅子递到妻子的嘴边,妻子不喜酸,头有些本能地躲开。但最终,她还是盛情难却地接下了。她把梅子吃进嘴里,顷刻间便有了眉开眼笑的阳光:“没有想到,还挺甜的!”

我听了,赶紧也尝了一颗。清凉香甜的梅子刚一入嘴,便感觉含住了整个夏日的芬芳。咬一口,顿觉软嫩多汁、酸酸甜甜,这种清甜中透着微酸的味道,让刚感觉到的暑气都消减了几分。

我和妻子就这样一边烹饪着晚餐,一边慢慢地吃着杨梅。“这么多梅子,吃不完容易坏掉,不如泡坛杨梅酒。”妻子瞟了一眼旁边的大半筐杨梅,提议道。

制酒的过程是场与时间的对话。我将挑选出来的那些表皮泛着薄霜、果形饱满的梅子,在清水里漂洗干净,再用盐水浸泡大约半个小时。然后,我将梅子盛在竹匾里慢慢褪去水汽,静放晾晒,直到梅子的表皮微皱。

我们将透明玻璃酒缸洗得一尘不染,再倒扣在窗台上沥干。酿酒时,我们在酒缸中一层梅子、一层冰糖地错落堆叠,宛若在缸中搭建起甜蜜的阶梯。听梅子与冰糖在酒缸里碰撞出细碎声响,如同聆听时光的絮语。最后,当高度白酒注入的刹那,气泡咕嘟咕嘟地翻涌,梅子在酒液中沉浮,冰糖渐渐融化成金丝,缸中仿佛有了流动的晚霞。

每年的初夏,我们都要酿一缸梅子酒。乌梅酿酒,浸泡的是鲜果,窖藏的是旧光阴。

或许,当城市的霓虹灯取代了乡下的白月光,这些亲手酿的酒才觉得愈发香甜。或许真正让我们着迷的,不仅是舌尖的酸甜,更是那份在快节奏生活里,慢下来等待发酵的耐心,和与时光共酿的浪漫。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了。我们将梅子酒缸静置三个月,时光逐渐将酒液从澄澈变成琥珀色。

数月后,待缸口揭开的瞬间,琥珀色的液体泛起细密的涟漪。梅子酒的醇厚与果香漫过鼻尖,恍若将整个江南的夏意都酿进了这一缸旧时光。启缸倒酒时,酒液沿着杯壁缓缓流淌,在杯中凝成一汪浓稠的秋色。

品酒的过程,则是与记忆里的旧时光缠绵。到了夏秋交替、暑气难消时分,在某个秋老虎肆虐的午后,我们倒一杯梅子酒,加一片柠檬、几粒冰块,倚在藤椅上浅斟慢酌,觉得连夏日的蝉鸣都变得温柔起来。

晚饭的餐桌上,我们一边吃着亲手炒的几碟小菜,喝着窖藏的经年梅子酒,一边漫无边际地聊着天。

“微醺,或许是结束一天劳累的最佳方式。”几口老酒下肚,妻子的话语逐渐变得诗意起来。

当酒杯一次次相碰的刹那,我们的话题便如思绪般天马行空起来。我们从子女的学习,聊到了妻子因为家境贫寒,未能上高中参加高考的遗憾;从3年前儿子高考时的稳定发挥,聊到对朋友家小孩即将迈入高考考场的美好祝愿。

是啊!六月,也是莘莘学子历经十年寒窗后学有所成,千军万马同台竞技的盛大时刻。

不知不觉间,竟又到了2025年的高考季。今年,1335万考生在历经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后,在这个热情的初夏即将蓄势待发、争奇斗艳。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固定的花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有的花早开,有的花晚开,只要时机成熟,最终都会盛开。

作为一名曾经陪读过的过来人,作为曾经陪伴着孩子亲历过高考煎熬和喜悦的父母,我们希望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和家长们,最终都有着这样的心情和感悟。

细心陪伴、静待花开,既是很好的酿酒之道,也是最佳的育人良方。

待三个月过去后,再启缸品酒时,我祝愿孩子们已经酿造出自己人生的醇香,如愿地迈进了象牙塔的殿堂。

此时,你我不如都酿一缸乌梅酒,窖藏起温暖的旧时光。待时光发酵后,再开缸倒酒、举杯欢庆,如何?!


编辑:王丹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