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珂
5月23日,耒阳市遥田镇被塘村的油茶基地,高低起伏的丘陵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山坡上,一株株油茶树迎风而立。不远处,村民们正忙着松土、除草、施肥等管护作业。
“现在精心管护,来年就能结出高品质的油茶果,榨出的山茶油肯定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看着一望无际的油茶树,基地管理员李春凤满怀憧憬地说。在他眼中,油茶产业不仅能为青山增添秀色,更能实实在在地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
据介绍,被塘村基地的3900亩油茶林2015年开始挂果,2017年实现全部丰产,2024年产油茶鲜果60万公斤,榨油3万多公斤,销售收入达到900万元。今年,该村借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的东风,把油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计划种植油茶1000亩,现已种植580亩。
油茶产业既是绿色生态产业,又是强农富民产业。2023年,我市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项目覆盖五县两市,实施周期长达5年,总资金规模达11.87亿元,规划总任务面积为15.6万亩。这一项目的落地,为衡阳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围绕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油茶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发挥市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联合财政、发改等8个部门建立了中央财政油茶产业示范项目工作专班,制定了《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和“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科技支撑方案”等制度,将油茶示范项目建设纳入对县市区绩效考核和林长制考核内容,创新开展了“基地类采取劳务用工由建设单位自行按标准组织实施,重点生产物资及水肥一体化实现招标采购管理,产业链延伸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类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实践,打造了“衡阳样板”经验。
目前,整个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2023年度计划的4.505万亩新造、低改任务全部完成;2024年度计划的4.56万亩新造、低改任务,现已完成3.952万亩,完成率86.67%。累计建设新造和低改示范基地36个,科学规划8个示范片区,其中,“衡南油茶文化产业园、常宁西岭油茶小镇、耒阳神农国油博览园、衡山黄花油茶体验园”4个示范片区成为项目建设的亮点工程。此外,2023年度1.37万亩水肥一体化建设任务已完成,建成收储中心1家、初加工示范点6家、专业化队伍7支。国家级油茶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已开启试运营,“衡阳油茶”区域品牌建设持续发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下阶段,全市林业系统将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严把地块、种苗、管护等关键环节,着力在优质种苗供应、油茶高产稳产、油茶精深加工和多元增值、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等关键点发力,持续建设全市8个示范片区,重点打造衡南油茶文化产业园、常宁西岭油茶小镇、耒阳神农国油博览园、衡山黄花油茶体验园等4个重点示范片区,进一步完善“良种良法、高产稳产、强链延链、科学经营”的衡阳经验。
编辑:唐锦
责任编辑:魏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