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夏建军
当第一缕晨光唤醒紫盖峰的层峦叠翠,衡山高新区的智能生产线已奏响工业晨曲;九观湖的碧波倒映着环湖自行车赛选手的身影,恰如这座千年古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奋进姿态——
2024年,衡山县以“三个第一”的硬核答卷惊艳衡阳:GDP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三项核心指标增速均领跑七县市。从恒岳重钢斩获国家“揭榜挂帅”项目,到五号山谷民宿惊艳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再到幻多奇盛大开工、虎山福地“重启”,衡山县正以“制造立县”的硬实力和“文旅兴城”的软实力,书写着新时代的县域经济传奇。
“要以‘制造强县’夯实根基,以‘文旅兴城’点亮名片,在‘七大攻坚’中拼出高质量发展新境界。”4月28日,在衡山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2025年衡山县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吹响了向高质量发展新衡山进军的号角。
2024成绩单——
稳中竞进,硕果盈枝
▲衡山高新区板桥片区智能制造园。
2024年,衡山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除了“三个第一”,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4%,位列七县市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分别同口径增长8.68%、9.82%,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这些数字背后,是衡山县“双轮驱动”战略的深刻实践——
在智能制造产业园,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原衡山齿轮)的精密部件正装配进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的设备;在九观湖畔,环湖自行车赛的选手们穿梭于油画般的田园风光中;在衡山黄鸡养殖基地,“公司+农户”模式让一只只“衡山黄鸡”飞向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
【关键词一】产业筋骨更强
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分别突破50亿元、30亿元大关;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2.15%、制造业投资增长66.84%;恒岳重钢成为全市唯一获工信部“揭榜挂帅”专项支持企业。
幻多奇盛大开工,虎山福地重启运营,大乐之野、爱树、芷筑等优质文旅项目纷至沓来;九观湖环湖自行车赛、水果采摘节等活动带动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82%、6.06%。
黄鸡、小水果综合年产值突破27亿元;永和乡成功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仲军农业的“衡山寿米”、荷堂花语蜂业的“土蜂蜜”携手摘得中部农博会金奖。
【关键词二】项目攻坚更实
全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1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排名七县市两园区第一;糖铺光伏、长江风电等项目正式开工,鸿福实业(一期)、南竹竹业等项目竣工投产。
招商引资总额达124.6亿元,任务完成率居七县市榜首;成功牵手程铃汽车重组“衡山汽车”。
争取“三类项目”资金12.34亿元,无偿资金争资总量首次排名全市第一。
【关键词三】城乡环境更优
G240长青至白果公路改建工程竣工,九观湖环湖公路贯通,18个乡镇污水厂投运,完成乡镇天然气低压管网铺设125公里。
紫盖峰片区上榜村庄规划省级示范性片区名录,创建省级和美湘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全县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2.8%。
黄花新区完成10万平方米安置区建设,改造26个老旧小区,取缔马路市场,环卫保洁全面升级。
【关键词四】改革动能更足
纵深推进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白果镇农村驿站式养老服务改革获央媒宣传推介;组建湘江流域首家生态联勤警务站。
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恒岳重钢获工信部“揭榜挂帅”专项支持,并荣获衡阳市市长质量奖。
兑现惠企纾困、减税降费等各类资金9048万元,银企对接到位资金17.48亿元、惠及企业63家,解决企业诉求203个。
▲穿过衡山县群英广场一路向西,拐进一条人声鼎沸的小巷,群英夜市便赫然映入眼帘。 ■全媒体记者 周 围 摄
【关键词五】民生答卷更暖
新建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59.6公里,湘江水厂完成提质改造并正式供水;省重点民生实事总体进度、验收率均排名全市第一,市重点民生实事提前完成;县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1.9%;城镇新增就业372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49人;新开办文召中学,增加城区优质学位1500个;湖镇卫生院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
【关键词六】安全底线更牢
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成功应对“7·28”罕见汛情;隐性债务净减4.27亿元;进京访下降52.4%,全市最优。
国省考核断面、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高质量完成中央及省督察问题整改;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获得全省表彰。
八类案件破案率100%,连续4年获评全省低风险县;警务评议全市“两连冠”。
【关键词七】政府效能更优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126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72件提案落实落地。
扎实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及审计整改;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压减13.9%。
巡视巡察、审计整改全面落实;第五次经济普查高质量完成。
2025路线图——
七大攻坚,再启新程
2025年是衡山县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奠基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衡山县将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目标,聚焦“七大攻坚行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五兴六强”现代化新衡山注入强劲动能。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原衡山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的恒温车间一角。■王皓永 摄
【产业攻坚】双轮驱动,夯实平台
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力争引进亿元项目2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加快程铃汽车项目落地,力争创建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推进开云通用机场建设。
以第三届衡阳市旅发大会为契机,提速幻多奇、五号山谷(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虎山福地百虎峡开园运营;打造九观湖自行车赛、紫盖峰星空帐篷节等IP,带动旅游收入增长18%以上。
加快推进高新区基础设施完善,全力支持衡山齿轮、美润达、元笙电子等企业扩产扩能,推进低效项目“腾笼换鸟”,确保园区规模工业占比达到78%以上、亩均税收增长15%以上,全省排名进位争先。
【项目攻坚】扩大投资,激活动能
推动鸿福实业(二期)等56个续建项目竣工,汉邦厨等21个新建项目达产,力争新开工亿元项目15个以上。
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完善“五制一平台”机制,全生命周期服务重点项目。
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全年争取“三类项目”资金15亿元以上;抓实湘商回归和校友回湘,实现招商引资总额85亿元以上。
实施消费提振行动,发展“夜经济”、直播电商,推进衡山新城商贸综合体、盛豪城市综合体建设。
【改革攻坚】创新驱动,释放活力
深化零基预算、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岭坡乡土地延包试点,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企业“上云”525家;力争研发投入超10亿元、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6亿元。
升级“大综窗”政务服务;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净增“四上”企业34家,力争企业上市破零。
【城乡攻坚】融合共进,做强特色
按期完成体育公园建设、19个老旧小区改造,拉通环先南路、黄花路等道路;完成南岳高速萱洲互通及连接线建设、104线江东乡通三级公路提质改造;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建设,完成7条1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27个配电台区改造。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49.1万亩以上、总产21.6万吨以上;推动“衡山黄鸡”“衡山寿米”品牌升级,黄鸡、小水果产业综合年产值增长5%以上。
创建省级“最美农村路”1条,省级美丽乡村2个,改造农村危房91栋;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衔接资金60%用于产业发展。
▲虎山福地项目百虎峡鸟瞰图。
【生态攻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开展“夏季攻势”“利剑行动”,保持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减排项目3个以上。
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12公里、人工新造乔木林1000亩、退化林修复5000亩、新造油茶2900亩、改造低产林5000亩,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推动建材、建筑行业节能改造,新增共享充电桩小区8个,培育绿色工厂1家;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高新区光伏、长江风电等项目建设。
【民生攻坚】补齐短板提升幸福感
新增城镇就业2900人,职业技能培训830人,根治欠薪问题。
建成3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推进县中振兴;深化医共体建设,完成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
办好毛泽建烈士诞辰1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打造“衡山红”品牌,创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完成非遗剧场、工人文化宫建设;承办好省青少年乒乓球赛等活动。
【平安攻坚】筑牢底线,护航发展
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交通、燃气等领域隐患,杜绝较大事故。
严控政府债务,完成平台公司“双压降”;落实“保交楼”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推广“屋场恳谈会”模式,创建“平安四型小区”,提升信访法治化水平。
编辑:魏臻臻
责任编辑:雷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