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衡阳
福宏弹簧“死磕”自主研发创造奇迹:技术追随者蜕变标准制定者
发布日期 : 2025-04-30 16:20:43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小山 通讯员 彭成


在常宁市这片湘南腹地,一家名为福宏弹簧的企业,用52年时间“死磕”自主研发,生产的高铁自动缸弹簧市场份额斩获湖南桂冠、航空发动机气门弹簧市场份额勇夺全国第一。

福宏弹簧的蜕变之路,不仅书写了中国制造的韧性成长,更折射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脉动。

▲技术工人正在调试智能生产参数。

科技创新:一枚弹簧的“极限挑战”

记者走进福宏弹簧数字化车间,瞧见直径不足5毫米的钢丝在自动化设备中蜿蜒成型,最终成为能承受800℃高温的航空发动机气门弹簧。这种被称为“工业关节”的重要部件,曾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如今,福宏弹簧的产品不仅占据国内35%市场份额,更远销12个国家和地区。

“当年我们只能做利润不到5毛钱的垫圈。”总经理龙德福抚摸着企业1972年的首台手动卷簧机感慨道。转机出现在2010年,企业痛定思痛开启“引智”战略:与华中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引入湖南科技大学材料专家团队,将年销售收入的6%投入研发。2021年,历经217次材料配比试验,福宏弹簧成功突破镍基合金高温蠕变技术,自主研发出耐温性能超越国际标准的航空弹簧,填补国内空白。

这种“死磕”精神贯穿企业发展。为攻克高铁弹簧疲劳寿命难题,技术团队模拟百万次震动测试;为提升产品精度,引进德国卡尔·蔡司三坐标测量仪,将公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如今,福宏弹簧手握32项国家专利,主导制定4项行业标准,从技术追随者蜕变为标准制定者。

政府护航:县域经济的“创新生态”

针对县域企业普遍面临的“创新贫血症”,衡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携手常宁市科工信局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市级统筹+县级落地”梯度培育机制:市级设立专精特新培育库,提供数字化改造补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县级则聚焦产业链协同,以水口山经开区为依托,推动福宏弹簧与上下游18家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我们就像企业创新的‘红娘’。”常宁市科工信局负责人坦言。政府牵线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入驻园区,共建湖南省弹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入全国弹簧标委会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标准“诊断”;对接中国机械总院完成国际工艺认证。这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让企业研发周期缩短40%,成本降低30%。

集群突围:从“单项冠军”到“产业雨林”

2024年6月,全国弹簧标准制修订工作会议首次落户县级市。这标志着“小弹簧”正撬动大产业。以福宏弹簧为链主,占地300亩的专业产业园规划建设,拟招引特种钢熔炼、精密模具等配套企业,形成从材料研发到高端制造的完整链条。

这种集群效应,在常宁市“工业领航、绿色崛起、城乡协调、民生共享”战略中愈发明显。水口山经开区打造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破解铅锌合金材料瓶颈;南华大学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福宏弹簧正是通过集群协同,联合中钢集团研发出新型弹簧钢,使产品寿命提升3倍。

【采访随感】从乡镇作坊到行业“隐形冠军”,福宏弹簧的成长密码,在于将“专注”刻入基因、用“创新”突破边界。当更多中小企业在这片沃土上深耕,中国制造的韧性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正如车间里永不停歇的卷簧机,每一次精准的缠绕,都在积蓄向上的力量。


编辑:魏臻臻

责任编辑:雷昕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