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静图/通讯员覃家丽
2月28日,在衡阳县2025年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暨高三教学研讨会上,衡阳县江山学校因为办学业绩突出,再次同时获得“衡阳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衡阳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单位”两大荣誉称号,这已是该校连续4年摘取了这份殊荣。这对于一所每年高中招生录取线在全县最低的学校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衡阳县江山学校(以下简称为“江山学校”)坐落在衡阳县西渡镇,自2008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打造了独特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双通道”育人体系以及“三阶发展模型”“三环六步”高效课堂,结出了累累硕果。郑州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陆军步兵学院……一大批中考成绩并不理想的孩子在江山学校的精心培养下,浴火涅槃,实现了由中考弱势到高考王者的强势突围,演绎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完美逆袭,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走出了精彩的人生。
“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品行端正的合格学生是江山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飞翔集团董事长、江山学校董事长刘爱国如是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揽月逐日展风华。近三年来,该校共培养了1800名优秀学子升入高等院校,其中459名学子考上本科。学校获得县级以上荣誉达100多项。全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达500余人次……
“江山”如此多娇!在江山学校董事长刘爱国和总校长刘光华、常务副校长刘文杰的带领下,江山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以势不可挡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革故鼎新的气魄,奋力书写雁城民办教育的华丽篇章,为莘莘学子铺就公平发展之路,点亮破茧成蝶、成就人生出彩的希望之光。
三阶发展结硕果多元赛道育英才
“老师,我考上了!”2024年7月,王聪激动地打电话给自己的班主任欧泓佑报喜,高考562分的他被长沙理工大学顺利录取。
谁也不曾想到,当初那个中学中考才623分的孩子,能够在三年的时间里就脱胎换骨。与此同时,凌琼宇也传来了喜讯,原本就成绩较好的他,在学校的用心培养、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取得了突破,在高考考场上考出了自己的历史最高分590分,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2024年高考,衡阳县江山学校特殊类本科上线51人,本科上线151人,要知道,当年这一届的孩子进入江山学校高中部的录取分数线才670分……高考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风向标,江山学校再次向社会、家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江山学校,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发生,中考674分的王志蓉,高考考了467分;中考643分的漆美妍,高考考了448分;中考912分的陈福广,高考考了573分;中考875分的蒋振伟,高考考了568分……炎炎夏日学子们的喜讯总是会给该校带来最凉爽的风,其关键秘诀之一是该校打造了“双通道”育人体系,形成“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两个通道,差异化教育实践为每一个江山学子都提供了适合的发展路径。
“在我们学校只有两类学生,大部分是低分学生,还有小部分是分数稍高的学生。要想把低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考高分生,把高分学子进一步提升至优分学子,需要付出超常的艰辛与努力。‘江山人’将理想和信念装在心里,把职责和重任扛在肩上,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目标。”刘光华说道。
为了让“双通道”育人体系良好运转,该校重构教育评价坐标系,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三阶发展模型”。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该校实施“补差培基”计划,为每位学生建立详细的个人学习档案,制定个性化提升计划,查漏补缺各科知识;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该校推行“增量提质”策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帮助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突破性提升;对于优质生源,学校启动“拔尖培优”项目,引入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三环六步”的高效课堂是该校“双通道”育人体系良好运作的另一个秘方。在上课期间,走进该校任意一间教室,“三环六步”高效课堂的精彩都会让人连连称赞,预习诊断、精讲突破、巩固拓展,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想要让孩子学习成绩进步,首先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根据学生目前的水平,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开展测试,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慢慢提升难度。”该校高中部学生处主任、物理教师刘轩廷说道。在他的教导下,一个曾经物理成绩极低的学子,最终考上了本科。
在文化课之外,该校帮助学子们挖掘多元潜力,利用特色赛道实现弯道超车。该校打造的“日语实验班”成绩斐然。“如果不是来到这里读书,我可能也考不上本科。”2021年进入该校的黄可,中考英语只考了41分,在该校改学日语后,高考日语考出了114分的好成绩,并升入了理想的大学。高梓峰、祝阳、肖名灿等18名江山学子,同样是利用日语在高考考场上逆风翻盘,考入了理想的本科院校。
除此之外,该校还开设了“体艺特长班”,充分挖掘学生音体美潜能。目前该校的艺术培训楼有1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进行艺术培训,该校还聘请了长沙等地的优秀艺术专业教师来校授课。仅2024年,该校就有12名学生以音体美特长弥补文化成绩缺陷,考入理想大学。各类体艺特长生可在学校内进行培训,既节省了开支,又增加了学习时间。同步提升了学子们的专业能力和学科成绩,促使他们能够在体艺赛道上跑得更稳更快更远。“唯分数论”的桎梏在这里被打破,江山的每一个学子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暖心管理筑根基精准帮扶显担当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够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刘爱国说,让教育成果惠及更多人,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新力量,这也是学校成立的初心。
2010年,金溪镇魏柯被录取到江山学校,因为父母都身患恶疾,家庭条件比较贫困,他一度交不上学费。就在他准备放弃学业时,学校向他伸出了援手,不仅派人将他接回校园,还承诺免除他三年在校学习的一切费用。在学校多种措施的保护下,魏柯顺利完成了学业,考取了吉林大学,现成为了华为的高级工程师,用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常常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学生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江山学校现任教师欧泓佑也是该校特困生帮扶政策的受益者。每当欧泓佑在讲台上授课时,望着教室里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都仿佛穿过时光的缝隙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当年那个捉襟见肘的少年在学校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奔赴了全新的天地。在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母校,传承学校的教育精神。
“如果没有江山学校,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我。”这是欧泓佑的心声,也是无数从江山学校走出去的学子的共识,更是广大学子对江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肯定。
为了让特困生们“零负担”完成学业,该校一直坚持从多角度、全方位帮扶有需要的同学。该校设立了“江山春风基金”,年均投入300万元,对特困生实行“四免三补”(免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校服费,补餐费、交通费、学习资料费),累计资助1986人次,据了解,这三年来,通过学校资助进入985、211院校读书的就有38人次,进入本科院校就读的达80人次,资助最高金额达5万元。
一路走来,该校为无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此外,为推动学校发展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该校还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将用心管理的温度、暖心管理的精度、匠心管理的深度有机融合,让每个教育环节都成为滋养生命的源泉,每项管理举措都化作助力成长的阶梯。
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该校设置了心理营养双干预,校内配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团队,定期开展励志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并设立了“飞跃奖”“黑马榜”等,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同时,该校实施“双导师制”,建立“学科老师+成长导师”全方位关怀机制。该校食堂每天会为孩子们精心烹调高蛋白营养餐,其中特困生会单独进行餐标补贴。为了让高三学子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去复习备考,每年5月初至高考结束,该校还会给高三学子准备免费的爱心夜宵,给孩子们补充营养。2023年毕业的陈景希同学,曾为母校送上锦旗,上面写着“一流的教学使人终身受益,学校的关怀让我永生难忘”。
“吃穿住行学,真的是样样都管理得很好,孩子成绩进步不小,回家还会主动帮忙做家务了,把孩子交给江山学校,我特别放心。”孟小春女士的孩子曾就读于该校,提起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她是赞不绝口。
德育润心强队伍细节管理铸品牌
细节决定品质,管理铸就品牌。在办学的过程中,江山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立体化、师资专业化、管理精细化”为发展引擎,通过制度创新、梯队培养、五育融合等多种方法,有效打破发展瓶颈,共同书写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双通道”育人的文章,让学校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成为全市优秀民办教育学校。
该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他们创新提出并实施“三个强化”战略,即:营造氛围,强化德育功能;丰富活动,强化励志教育;“五个坚持”,强化一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这“三大战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把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落实到学校常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校园里的宣传栏前,时不时有学子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最新的名言警句和学生优秀习作;在“爱祖国·爱江山·爱父母·爱自己”演讲比赛上,学子们慷慨激昂、情绪饱满地诉说着自己的感恩;在每日的“两操”现场,学子们精神饱满地在操场上奔驰……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里的学生往往能够形成较好的自律意识,性格也会变得更加开朗活泼,甚至在为人处世上都更加周全。“孩子现在回家会主动帮忙做家务了。”“原来真是一言不发,现在会和我们交流自己的情况了。”“在家再也不会整天玩手机了,开始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了。”……惊人的变化让不少家长喜上眉梢,纷纷给老师发来信息,为学校行为养成教育点赞。
为了护航学子全面成长,该校积极采取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锻造了一支由260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该校不断落实教师研修环节,构建了“诊断式听课—主题式教研—项目式攻关”的教师成长路径,通过定期听课、学生评教、教学检查等方式严格监督教师教学过程。校内还给教师们设置了“教育增值奖”,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教师的考核指标。
“学校给老师制定了三年成长规划,并设置了‘青蓝工程’、赛课支持、班主任专项等一系列机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刘菲2015年毕业后来到江山学校,成为了该校高中部的一名语文老师,从教10年来,在学校的帮助和前辈的带领下,她从一个教育教学实践小白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除此之外,学校提供的教师公寓和子女入学减免等福利,也让刘菲倍感暖心,让她最终选择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这种“优待+责任”双向机制让该校的老师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教育,在培养学生成长的路上更加不遗余力。
“办学最重要的是责任和担当,不管资金多紧张,我也要让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时俱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刘爱国坦言从企业家投身教育事业,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每当面临抉择时,他总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先。近三年来,飞翔集团先后投入4000万元,兴建标准田径运动场,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升级师生公寓,打造数字校园、平安校园。
如果说现代化的教学是该校发展的“筋骨”,那么润物无声的细节管理便是该校滋养成长的“血脉”,精细化的管理正在激活该校的每一寸育人空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该校狠抓教学环节、高效课堂和练习考试管理,不断充实和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各个环节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定期的巡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确保各方面落实到位。在后勤管理服务上,该校在严把食品安全关口的同时实行“校长陪餐制”“教师值日制”“文明就餐日评制”等制度,竭力提升饮食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时,该校还设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学生在校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老师。从江山学校考入东北大学的邬晓姣就是细节管理的受益者。高考前两个月的一天深夜,邬晓姣突发急性腹痛,值班老师很快发现了她的异常,并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她的班主任王玉香,王玉香当机立断将其紧急送往医院。经衡阳县中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立即手术,然而,她的家长人在外地且手机关机。王玉香立刻先行垫付了手术费,并与值日老师一起陪伴她到天亮。因为送医及时,邬晓姣恢复得很快,并在高考中发挥出色。
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该校还构建常态化师生、家校对话机制,每逢恳谈会,领导班子成员必列席参与,与师生家长围桌而坐、开诚布公。会上听取到的意见,直接现场转化为“责任清单”,会后即开启挂图作战、限时整改。
当教育成为唤醒灵魂的艺术,江山学校正以创新之笔描绘育人新图景。这里有名师领航的智慧磁场,让每堂课都成为思维跃迁的起跑线;有数据赋能的精微管理,使每个育人细节都可感可知;更有大爱情怀编织的帮扶网络,让教育温度穿透城乡界限。这片充满生命张力的育人沃土,始终以奔跑者的姿态,在守正创新中托举万千梦想,于立德树人间续写教育华章。
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