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县区
衡阳县的‘蒸’功夫·软实力”丨“蒸”美丽:文旅融合带旺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 : 2025-04-21 11:24:17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邹红辉 通讯员邹健 陈曙霞

●编者按:近年来,衡阳县以经济为“灶”、文化为“火”、产业为“水”,“蒸”出一盘文旅大餐,用“旅游经济”“假日消费”诠释新“蒸阳”——“蒸”腾文化基因,“阳”起产业新高。为解读这一发展“密码”,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衡阳县的‘蒸’功夫·软实力”,分别以“蒸”美丽、“蒸”好玩、“蒸”好吃等主题,对该县文旅融合促县域经济提质升级的成果加以推介,助力千年古县进一步“热”起来、“旺”起来。

朝阳下的衡阳县,云蒸霞蔚、鸟语花香,县城西渡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可以在该县开启“蒸”美丽之旅:晨起用“天天见”木梳唤醒发丝,内着温控内衣勾勒曲线,身披暴雨不侵冲锋衣,腕戴船山时间谷的机械手表,肩背“启博背包”,足踏国际大牌“同源工艺”鞋履……从头到脚“西渡制造”。据统计,去年全县“蒸”美丽之旅共吸引游客697.05万人次,带动全县农家乐、非遗、民宿等旅游项目增收超11.21亿元,使3万余名村民在家门口端起“美丽饭碗”。

“全县正筹备‘蒸美文化节’,让游客用梳篦盘发、身穿冲锋衣、背启博手袋、戴船山腕表、着得阳鞋打卡,把‘蒸阳之美’带向世界。”衡阳县委书记、县长孙浩自豪地表示。

传统梳篦让游客“从头再来”

清晨的蒸水河畔雾气氤氲。走进“天天见梳篦”工坊,空气中都洋溢着木香,流水线上一片忙碌。85岁的“非遗”传承人刘呈祥正弓着腰,用刻刀在黄杨木梳胚上细细雕琢,木屑如雪花般簌簌落下。“齿间距要精确到0.1毫米,梳背弧度得贴合掌心,这手艺,我磨了50多年。”他指尖的老茧与木纹浑然一体,仿佛诉说着“蒸阳梳篦”的千年故事。徒弟刘伟正用砂纸打磨一把未完工的檀木梳,他笑着比画:“师傅说,梳齿要‘三分雕,七分磨’,光这一步就得练三年。”

体验馆里,游客李女士将自制的梳子插入发间,闭眼轻梳:“像春雨拂过头皮,每根神经都放松了。”展厅内,百年前闺阁女子用的“鸳鸯戏水”描金梳、药香沁脾的艾草养生梳陈列其间,暗香浮动。

衡阳天天见梳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九生指着直播数据屏介绍:今年春节期间,百年老字号在抖音直播间一夜爆单3万把。我们开发了十二生肖梳、星座运势梳,年轻人抢着当“开运神器”。

科技内衣织就“美丽铠甲”

“我们推出了心电监测衣,这件内衣能‘读’懂身体!”在“腾飞智造”展厅,90后设计师黄志娟滑动电子屏,一件智能温控内衣的剖面图徐徐展开。试衣镜前,游客王茜扭身端详:鱼骨撑托无钢圈,蕾丝网眼密布透气孔,“像是第二层皮肤”。更衣室外的数字屏实时显示心率、体感温度,科技感拉满。

夜幕降临时,一场内衣主题灯光秀在蒸水河畔上演。身姿曼妙的模特踏着鼓点行走,光影在轻纱间流转,千年古城瞬间变身时尚T台。观众席中,法国采购商维多克连连惊叹:“东方含蓄美学遇上赛博朋克风,这比巴黎时装周更有冲击力!”

冲锋衣“扛”得住暴风骤雨

“暴雨滂沱时,这件衣服就是行走的晴空!”盛必达服饰实验室内,技术员启动模拟暴雨系统,水流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冲击冲锋衣表面。监控屏上,防水指数稳稳锁定10000毫米,而腋下的纳米透气膜正以每秒300毫升的速率交换湿气。“雨势越急,透气窗开合越精准,像给皮肤装了智能空调。”工程师指着红外热感图解释,衣内微气候始终维持在25℃舒适区。

车间的数字化大屏跳动着用户数据:一款融合石墨烯导电纤维的冲锋衣,已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发送上万次暴雨预警;而采用蜂巢结构抗风设计的亲子款,成为研学团队进山的“定制款”。公司负责人于龙梅滑动着订单地图:“从江南梅雨季到西北沙尘暴,‘蒸阳制造’正为更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保驾护航。”

时尚箱包装载“西渡记忆”

走进启博手袋的展厅,仿佛踏入一场流动的时尚盛宴。设计师手持一款竹编纹理手提包介绍:“我们提取蒸水河波纹元素,用非遗竹编工艺结合牛皮鞣制技术,背出去就是行走的山水画。”游客陈琳轻抚表面惊叹:“摸起来像丝绸,细看却是竹丝的肌理,太神奇了!”

车间内,全自动裁床正切割石墨烯面料,厂长尹仁海举起一款智能背包:“内置充电宝接口和防盗报警器,还能实时称重——超重1克,肩带就会振动提醒!”去年,启博手袋为日本品牌商代工的一款产品,单品卖了30万只。

时间谷淬炼“北京时间”

踏入船山时间谷的钟表博物馆,仿佛推开一扇时空之门:从尧舜时期的圭表测影,到汉代张衡的浑天仪划破天幕;从北宋水运仪象台的铜人摇铃报时,到今日冷原子喷泉钟的量子跃迁。

博物馆周边,142家手表制造企业星罗棋布,好一个“时光之都”。2024年,船山时间谷年产手表超1.08亿只,热销全球80余个国家,国内外订单络绎不绝,更带动全县1万多人就业。

西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唐灵君如数家珍:一枚腕表早已超越计时工具的定义,化身“戴在腕上的美学宣言”。湖南盛世威得有限公司开发的“南岳·八方来财”手表,融合了南岳祈福文化与现代制表工艺,能让人从指尖到气质焕然一新,成为席卷社交平台的“变美神器”。“戴上它,仿佛把衡阳的山水和福寿禄戴在了手上。”游客林女士晃动手腕,光影在表盘上流转如波。

鞋业伴君“走天涯”

“得阳鞋业”智能车间里,机械臂正给阿迪达斯跑鞋涂抹胶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橡胶香。“这条生产线,每一分钟‘吐’出82双鞋。”工人小陈擦着汗说。在质检区,把鞋底弯折180度:“看!没一丝裂纹。”

在恒温恒湿的质检实验室,品检负责人将鞋样放入模拟器。“我们要模拟高温高湿环境7天以上,还要对产品进行拉力,水洗,弯曲等十多项测试。鞋底黏合处不能有丝毫开胶——这是阿迪达斯‘魔鬼测试’的硬指标。”

“去年我们为阿迪达斯代工突破800万双,全球每7双阿迪达斯鞋就有一双‘衡阳造’!”得阳鞋业负责人滑动订单屏,巴黎奥运定制款的荧光绿鞋舌正在流水线上跃动。

就这样,从头至脚,由里及外,从古法梳篦到智能钟表、从手工鞋履到时尚箱包,“西渡制造”都可以把游客“武装”起来、扮美起来,文旅融合能不促进消费、带旺产业发展吗?


编辑:王丹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