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文/图通讯员曾锐 袁丹 全媒体记者莫雄飞)随着气温回升,“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常宁市迎来春茶采摘黄金期。漫山茶香四溢,绘就了一幅春日丰收的乡村振兴图景。
近日,步入常宁塔山瑶族乡的茶园,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新芽挤满枝头。只见茶农们身背竹篓,穿梭在茶垄间,手指在茶树上轻盈舞动,熟练地将一枚枚鲜嫩的春芽收入篓中。塔山瑶族乡是常宁茶叶主产区,平均海拔823米,常年云雾缭绕,是孕育高山有机茶的绝佳之地。目前,常宁已成功打造10.2万亩有机茶园,茶叶年产量达3500余吨,产值近10亿元。
“采一芽一叶的茶叶手要快要稳,不能用指甲掐,要用手扯,这样采的茶叶泡出来才好喝。”茶园里,塔山瑶族乡茶叶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副站长、常宁市天堂塔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万忠正在熟练示范、耐心讲解采茶技巧。他不仅挑起了“双手采茶法”的培训重任,还肩负品牌代言人,在繁忙的农事指导间隙,坚持直播助农,在镜头前分享自己多年来与茶叶打交道的经验,曾单场直播最高售出春茶800斤。
目前,常宁通过“人大代表代言+电商矩阵”模式,“常宁有机茶”已入驻全国12个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额年增长45%以上。
何万忠告诉记者,经过近10年的发展,茶叶已成为塔山瑶族乡的支柱产业,现在12个茶叶收购点都设立了人大代表监督岗,还推出了“茶叶推荐官+非遗工坊”的特色IP,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茶叶产业直接升级到3.0时代!
近两年,常宁大力强化“代表联茶农、联茶企、联部门”的“三个联动”机制,通过茶叶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统筹资源,推动解决产业用地、资金等困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全链融合,提供近3万个就业岗位,带动茶农年增收1.4万元以上。茶叶已成为当地的“黄金叶”,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还撑起了乡村振兴的半边天。
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