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县区
3元理发室二十年不涨价,每天排队理发的顾客络绎不绝
发布日期 : 2025-04-10 15:18:33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琪 通讯员 资一帆 李嘉敏


3元理发,20年不涨价。4月9日,记者在耒阳市老药材公司家属区的楼道内看到,一张老式理发椅、一把推剪、几把剃刀、梳子就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70岁的罗三芽老人在这里坚守了20年,用3元钱的理发价格,剪出邻里情长,裁出人间温暖。

“够电费就行,大家方便最重要”

2005年,刚从耒阳市饮食服务公司退休时,罗三芽看着楼栋里老人们为理发犯难,便在自家楼道支起了理发摊。“当时想着就收3块钱,够买剃头膏和推剪就行了。”这一剪,就是整整20年。

“罗师傅,现在外面都30元起步了,您这3块钱实在说不过去。”来理发的蒋奶奶一边数着零钱一边劝说。罗三芽摆摆手,“够电费就行,大家方便最重要。”

老邻居们算过一笔账:剪一次头发耗时半小时,平均一天服务十余人,收入仅30多元。

但罗三芽在意的不是盈亏。“以前单位培养了我的一技之长,退休了每月还能领近3000元退休金,现在发挥专长还能帮助别人,心里踏实。”在她看来,楼道里络绎不绝的排队身影,远胜过钞票的重量。

“年轻时大家照顾我,现在该我照顾别人了”

“罗师傅,我老伴腿脚不便,能麻烦您来家里吗?”接到这样的电话,罗三芽拎起工具箱上门理发,却依然只收3块钱。

附近许多的八旬老人是她的“忠实顾客”,罗三芽深知几级台阶对行动不便者而言犹如天堑。遇上孤寡老人或经济困难者,她会悄悄免单:“谁都有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

这份善意源自她对社会的感恩。18岁进入耒阳市饮食服务公司当理发员,由于聪明能干,罗三芽是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师傅们把独门绝技都教给我,同事们有新式样,都先让我练手。”说起往事,老人充满感激。

退休后,她选择用技艺回馈社会:“年轻时大家照顾我,现在该我照顾别人了。”一把用了四十年的剪刀,剪去的是银发,留下的却是人情,一剪一推都是爱。

“只要还能站起来,我就一直剪下去”

几十年站着理发,让罗三芽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靠吃药缓解。她仍坚持每天弓着腰工作数小时,“看到老人们剪完头发精神了,我就高兴”。

有人问她能坚持到何时?她扶了扶贴膏药的腰,眼神却坚定:“只要还能站起来,我就一直剪下去!”这份执拗的承诺,让3元理发摊成了社区里的“精神地标”。一位常来的老人感慨:“她剪的不是头发,是人心。”

傍晚,完成最后一位顾客的造型,罗三芽仔细清扫着碎发。楼道的灯映着她瘦削的身影,像一尊温暖的雕塑,诉说着平凡岗位上的传奇篇章。

这个没有招牌的“楼道理发室”,用二十年光阴写下最动人的诚信故事。三元钱的背后,是一位普通退休职工对初心的坚守、对邻里的深情,更是一个时代最珍贵的温情注脚。在她身上清晰可见的是:利他之心,从来与价格无关;文明之光,往往藏于市井巷陌。


编辑:魏臻臻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