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衡阳
衡阳日报社青年记者用AI为留守儿童定制"24岁的自己"
发布日期 : 2025-04-04 11:22:53 文章来源 : 衡阳晚报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伍施施 罗文鹏 谢小青 周围

2025年3月28日,衡阳日报社青年记者团队再次踏进衡山县永和乡宝米小学。这所依山傍水的乡村小学,曾在CCTV13新闻频道引发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校长用心了”的赞叹。此刻,校门口33双期待的眼睛,正等待着与未来自己的初次相遇。

(一)

这是衡阳日报社“新闻援助日”的第26次出发。自1999年起,从帮扶困难学子到建设爱心书屋,从投身助农行动到开设艺术课堂,每年3月,衡阳日报社的新闻人用最鲜活的传媒触角丈量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而今年,我们选择以AI为笔,为乡村儿童绘制未来的模样。

活动策划会上,青年编辑记者们围坐在一起。“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该怎么学雷锋?”联想起近两年风生水起的人工智能,大家一合计,准备为乡村孩子们造一个梦。一个关于未来、关于AI的梦。“让AI为青春筑梦”的创意应运而生:用智能技术生成儿童梦想职业照,让科技的温度温暖乡村孩子。

我们把活动地点选在宝米小学,这所小学与行销全球的儿童文学杰作《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有着神似之处——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存在,更是一所充满快乐的学校。两年前,它的故事被我们青年记者挖掘,并称它为湘江边的“巴学园”。之后,我们又持续关注它,让它走出大山,登上了央视,为更多人所熟知。

▲孩子们开心合影

(二)

3月25日的探访像打开魔法绘本。

“孩子们,我们来说说自己的梦想吧!”33个孩子排着队,像一个个“小太阳”,胆子很大,声音洪亮。

在临时搭建的“AI照相馆”里,孩子们描述梦想的每个细节都被郑重记录。“我的梦想是当军人,将来保家卫国!”“我的梦想就是当农民,以后让所有人都有饭吃!”“我的梦想是当歌手!老师我可以现场给你唱一首!”

▲记者给孩子拍照

现场,在孩子们嘹亮的歌声和欢快的笑语里,我们看到一个个梦想正在发芽,而怀揣梦想的他们都在发光发亮,不知不觉间,我们手中的相机也被这股热情点燃,变得滚烫。

▲踊跃举手答题

其中,成晨小朋友的梦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我想成为发明家,发明时光机,回到过去,去见自己想见的人!”“那你想见谁呢?”我们笑着问她。

“想见我的父亲!”刹那间,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孩子嘴角虽然仍挂着一丝微笑,可泪水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本欲安慰孩子的我们,也不禁红了眼眶,情绪被深深触动。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角色悄然发生转变,从单纯的记录者,成为了孩子们梦想旅程中的温暖参与者。

▲记录孩子们的梦想

灯光下的光影交错见证着新闻人的匠心。为了让AI生成的职业照经得起岁月的珍藏,我们通宵制作AI照片,为每张照片撰写专属标语。当晨曦初露,33张过塑照片在阳光下泛起虹彩,像33颗等待破土的种子。

(三)

考虑到在孩子们的梦想中,想成为军人和老师的人数居多,为了让他们离梦想更近一步,在报社的全力支持下,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的优秀师生和曾从军20年的退役老兵、衡阳日报社副社长周卫国加入了我们。

▲“敬礼”

再次踏入校园,退役老兵周卫国那标准有力的军礼示范,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孩子们一个个挺直脊梁,全神贯注地学习敬礼姿势,那股认真劲儿,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随后,他带来的“AI思政课”,更是将教室的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眼中满是崇拜,教室瞬间变成了“追星”现场。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而让教室“炸锅”的是,“AI梦想职业照”揭晓环节。“24岁的自己”究竟会是什么模样?颜聪燕同学拿着AI生成的“未来医生”照片,双手挥舞。周诗昀同学看着身穿闪光的演出服的“自己”,突然捂住嘴巴:“这真的是我吗?”而阳墩鸿同学举着自己的“宇航员工作照”,兴奋得直跺脚。

当看到孩子们拿到酷炫的AI照开心地跳起来的那一刻,当听到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哇”声一片时,大家都觉得,这画面实在太美好了!

▲记者与孩子们互动

临别时刻,我们为全校33名学生和9位老师拍了一张大合照,大家在镜头前绽放出“超元气”的笑容。校长尹中华看着攥着职业照不肯松手的孩子们感慨:“这些AI照片不是玩具,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成翔(军人)

▲阳敦财(医生)

▲成文楷(农民)

▲阳墩鸿(宇航员)

湘江水依旧北去,但两岸的风景早已不同。当我们的报道让乡村小学越来越好,当AI技术打破城乡教育壁垒,我们愈发理解“铁肩担道义”的当代含义。我们想,新闻工作者学雷锋,不仅是记录时代,更要成为推动时代的力量;不仅是传播光亮,更要成为制造火种的人。就像那些深埋在地下的种子,终将在某个春天,破土成林。

▲学校把每个孩子的AI照片,做成了照片墙。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