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胡亚华)近日,“金石密码·书院寻踪”拓印体验活动在石鼓书院拉开帷幕。
当天,十二双稚嫩的小手正触摸着斑驳的石刻纹路,墨香与草木气息在春风中交融。随着“沙沙”的揭纸声响起,沉睡的文字在宣纸上苏醒。
孩童们跟随金牌讲解员脚步,开启“书院寻宝”之旅。禹碑亭内,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斑驳的碑石上若隐若现;八角亭上“蹈和”二字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在大观楼的朱漆廊柱下,拓印师手持鬃刷,为孩子们演示着流传千年的拓印绝技。当得知众多文人先贤都曾在这些砖石碑刻前驻足,孩子们的眼眸中泛起敬畏的光。
实操环节成为技艺与耐心的双重考验。朱彦燊屏息凝神,他用鬃刷在湿润的宣纸上轻轻捶打,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当蘸着红色印泥的拓包第四次落下,宣纸上的“蹈和”终于纤毫毕现。“老师,看!拓印成功了。”孩子们兴奋的呼喊,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拓片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基因的激活。”石鼓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近年来,创新推出的“活态传承”计划,将传统拓印等技艺转化为沉浸式文化实践,让孩子们学习拓印技艺,提升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加深了对石鼓书院文化价值的认知,实现“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传承”的目的,石鼓书院的文脉,将通过这些稚嫩的小手,流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