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亚楠
制图:何芬
春天准时到来,湘南莽莽群山第一道野菜是什么?
我自小生活在大山冲,山里的孩子爱山,自然知道,那便是漫山遍野、遍地丛生的蕨菜。
每年农历二月初,虽然还是春寒料峭的绵绵细雨天气,但大地已经苏醒,春雷已经轰响。随着小草钻出地面,树枝长出新绿,山野间的蕨菜也悄然拱出泥土,粉墨登场。
蕨菜是一种大众菜、便民菜,在民间,它是公认的“野菜之王”。在湘南山野间,只要有蕨根的地方,蕨菜便会迅速繁衍开来。几乎是一夜春雨,一阵惊雷,一缕春风,便将沉睡一冬的蕨根唤醒,它的嫩芽便急不可待地拱出地面,带着弯曲的花苞,毛茸茸的身姿,非常秀气地向上生长。只两三天工夫,便长有七八寸高,像一根根筷子插在大地上。
这可乐坏了家乡的大人们和小伙伴。不用吆三喝四,独自一个人就可以上山扯蕨菜。找到一片有发黄老蕨叶的地方,大老远就可以看见新长出的蕨菜,一根根挺立在地面上。我们便快速地见一根扯一根,不一会儿,就扯有一把,或放在竹篮子里,或用一根茅草捆扎一下。一个家庭一餐蕨菜,扯它三四把就足够炒一大碗。
扯蕨菜的过程非常欢愉快乐,手指在靠近蕨菜根部与泥土相接处一掐,一根鲜嫩的蕨菜应声而断,握在手里就属于自己的。紧接着掐第二根、第三根,一根根蕨菜握在手里沉甸甸地。
我们挎着竹篮,装着蕨菜屁颠屁颠地拿回家,将蕨菜头上弯曲的花苞去掉。然后用水洗净,用菜刀切成二寸长的一小截,倒入锅中烧水焯一下。待到焯熟后,就倒入冷水中,将蕨菜身上的绒毛洗去,然后滤干水。
蕨菜的做法比较简单。放猪油炒,加盐搅拌一下即可食用。若放一点豆腐乳汤汁水煮一下,色香味就全出来了。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豆腐乳汁液浸入蕨菜中,香味就立马调和出来。新鲜的蕨菜吃在嘴里,非常鲜嫩可口,爽在心里。若用蕨菜炒腊肉,那就是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腊肉是稀罕货,难得拥有,只有家里来了贵客,勤俭节约的父母才会将过年精心制作的腊肉拿出来炒蕨菜,款待亲朋好友。
扯蕨菜,还会让我们山区的孩子赚上一笔零花钱。我们利用星期天兴师动众去山上扯蕨菜,然后一小扎一小扎捆绑起来,供父母翌日清晨挑到山外集市上去卖个好价钱。这个钱既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供我们小孩子作上学费用或买文具笔墨纸砚。我们山区小孩子能够扯蕨菜卖钱,羡煞多少山外没见过蕨菜的同学们。星期天,他们成群结队长途跋涉来到大山岭扯蕨菜,结果饿着肚子扯回一摞蕨菜,也笑得合不拢嘴。
蕨菜有多种。我最喜欢吃糯米蕨,它颜色泛青,光亮饱满,是蕨类中的精品,不但大根、看相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吃起来口感极佳,有种糯米黏稠的香甜味道。我扯蕨菜,一般就专挑糯米蕨下手。糯米蕨一般生长在土质肥沃、头年冬天被火烧过或新开垦的荒地上。我扯回家的糯米蕨,品质好,常受到左邻右舍夸赞。
扯回的蕨菜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母亲便会利用晴好天气,将蕨菜去掉花苞焯水后晒干,留着冬天缺菜时浸泡一下再炒菜吃。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我们大山冲人就有着山外人家根本没有的干蕨菜炒菜吃。山外来客,吃着难得一见的干蕨菜下酒,赞不绝口。母亲还投其所好,常将干蕨菜作为礼物,送给客人一大包带回去分享,且美其名曰“土特产”。
每每看到菜市场新鲜的蕨菜上市,我就倍感亲切。这令我回想起小时候扯蕨菜的往事来,唉,那一去不复返的青少年幸福时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