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邓小山 吴帅 通讯员肖俊 王文彬
记者: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衡东经开区如何以“经济光明论”指导产业集群布局?
胡国粒:“经济光明论”强调在发展中把握机遇、在变革中塑造优势,这正是我们打造三驾“产业马车”格局的核心逻辑。第一驾“化工马车”锚定国家双碳战略,依托百亿级绿色盐碱基地项目,构建起“北石化、南盐化”的产业新版图;第二驾“智造泵业马车”瞄准新型工业化,以国家级单项冠军为引擎,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建“研究院+共享车间+检测中心”创新联合体,实现精密铸造技术突破;第三驾“印章文化马车”深挖文化IP价值,打造全球首个“原料—设计—智造—电商”全链条印章基地。三驾马车既体现开疆拓土的创新精神,更彰显智改数转的升级智慧,2024年拉动园区税收增长12%,正是“经济光明论”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记者:2024年园区完成全省首个扩片调区“双突破”,这对践行“经济光明论”有何战略意义?
胡国粒:这场空间革命实质是“经济光明论”中筑基工程的落地。通过扩片新增的158.22公顷,我们为绿色盐碱基地预留了产业链延伸空间,让化工园区与大浦千吨级码头形成“前港后厂”联动格局。正在实施的“一企一管”污水收集系统、智慧安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构建起“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新型园区载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浦码头BOT模式创新,政府零投入撬动社会资本,这种“政府定标准、市场建能力”的机制,正是“经济光明论”关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的典型案例。
记者:2025年提出“五好”园区进位升级目标,如何将“经济光明论”转化为具体战术?
胡国粒:我们设计了“光明指数”转化体系:在机制创新维度,新组建衡东浦鑫国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实现实体化运营,并通过AA主体信用评级,是衡阳市县级首个产业类AA主体信用评级;在项目攻坚维度,对绿色盐碱基地等10余个重点项目实行“红黄绿”三色进度管理,纪检监督嵌入全流程;在服务升级维度,“企业宁静日”制度让企业每年免受打扰200天以上,帮代办团队累计压缩审批时限60%。
记者:面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经开区如何诠释“经济光明论”中的可持续理念?
胡国粒:我们在三个层面构建闭环:发展动能上,绿色盐碱产业基地项目连续两年入选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不仅为衡阳及周边地区盐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供坚实支撑,还助力湖南打造千亿级盐化产业集群;安全底座上,新建的事故废水三级防控体系,可实现紧急截污;民生温度上,盐碱产业基地项目配套道路工程、湘投配套路网、安置小区、启航路、衡东港大浦作业区码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实施。这种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拧成一股绳的发展模式,就是“经济光明论”倡导的县域经济现代化路径。
记者:衡东经开区提出“开局即开战”的冲锋姿态,如何体现“经济光明论”的前瞻性?
胡国粒:我们正在布局三场“光明战役”:在化工赛道,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在开放通道上,启航大道竣工后,可实现多式联运,物流成本将大为降低;在创新赛道上,探索实施“管委会+”模式,推进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改革,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这些举措既解近渴更谋长远,正如“经济光明论”所强调的——今天的战略投入,就是明天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