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回雁
生活美学丨“君是山”,我与山举杯
发布日期 : 2025-03-12 11:55:50 文章来源 :

作者:何芬

制图:何芬

前天晚上,围观那条“有人多次异地到浏阳看烟花也看不腻”的新闻,我也就随“手”说了一句:“他如烟花寂寞。”马上评论区就有人反驳我:“你不懂烟花的美。”我也没想到这也有人反驳,于是反问:“寂寞不美吗?审丑不是审美吗?”然后就只剩点赞,没人评论了。

恰好,那个晚上,在两个选题中犹豫,一个是“在哪里找得到一张安静的书桌”,另一个就是“‘君是山’是种什么审美”。最后,前一个就先写出来,后一个就轮到今天来写。

这可巧了,我所说的“他如烟花寂寞”,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孤单男性形象,可能是婚姻爱情生活上孤身,也可能是心灵孤傲,繁华一瞬的烟花反衬出他的孤单寂寞。而我特别想谈及的歌曲《君是山》里也蕴含着一个单身男性形象。

我是2017年第一次看到戴荃这首《君是山》的MV的,惊为天人。

一开始的字幕“你若不归,明月相照。独坐烟波,与山对饮”就把我吸引住了。确切说,是“与山对饮”的突破男欢女爱俗套的单身男性形象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

越看到后面就越有味道,从歌词“相知不为红粉,相约只为来生,再伴随”里,你就明显知道这写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友情。到了歌曲抒情怀志的高潮部分——“君是山,山若水,飞雾流烟不懂琴声泪。情喝不干,孤愁饮不完,一生长一梦短,一转身不回”,我觉得内心的情感需求极大地得到了满足,这就是我想要的“君子之间坦荡交往、相望相送的场面”啊!记得那时我连续听了好几遍,确认是不是我的错觉。

不相信自己,于是我赶紧上网搜有没有戴荃的创作谈。搜到歌曲首发时的新闻通稿里的话,戴荃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看到一位朋友画作时心中生出的幻象:茫茫天地间,一大一小,两座山峦,山中各住一人。虽比山而居,但两人直到九十九岁时才偶遇相识。当他们各自回山后不久,便溘然而逝……”

于是我躺在床上,边听边哭,哭得更厉害了,“孤帆远水,鳞波遥,雁独飞,说好了你不回,我与山举杯”,这样的君子般的单身男性形象,原来真的是需要靠离别去成全的。

当然,有人会说,君子不能是已婚男人吗?当然能够是已婚男人,但是他得是“独立”的一个形象。一旦他独立,不过度依附他人,他就得忍受一定时期的孤单。他还是得精神上“单身”。

不行,想清楚了,我一定要把“他”告诉更多人。擦干眼泪坐起来。2017年,我们部门邀请副刊作者在一个名山做了一次采风活动,其中有一个《今夜与山同眠》诗歌吟唱会。在紧张的经费中,我们抽出3000块钱请当地民乐乐队和歌手攒了几个节目,其中特意要求歌手加班加点现学,现场演绎了《君是山》这首歌。

采风活动做完了后,我半夜听着这首歌还是会流泪。因为我又加了一首师乐唱的《白头吟》一起听,两首歌一起,一个“明月石上流连琴声晚”,一个“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句句老道,将我拳拳内伤。

其实,我也反省,《君是山》这首歌中提取出来的“君是山”意象里面蕴含的单身男性形象,为何让我念念不忘。想了好久,一边想,我也一边没闲着,我写了几十个小说,妄图通过鞭笞、讽刺一些男性形象再去树立一个理想的单身男性形象。他可能会喜新厌旧,但是他的单身身份可以让他有选择的自由。他可能有名利场的权衡,但他知道孑然一身会是他最终的代价。

记得那时,我一边写着小说,一边跟两三个女性朋友,哈哈哈哈地欢快地聊着。

但紧接着小说写完,坏的反响来了,我写了多少个小说,有的读者就帮我编造了多少个女作者的恋情。

看来,君子不在人间,这超脱了读者的想象。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