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金融财经
三笔贷款里的农“情味”
发布日期 : 2025-03-10 10:32:57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建新 通讯员邓中意

  惊蛰已至,春寒犹料峭,归阳工业园中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隆新能源)的电解车间里热气腾腾。这家连蛇年春节都没停下生产的企业,最近运气爆棚。

  “农业银行又一次以高效的优质服务,帮我们拿到了满意的贷款额度,顺利完成原材料的采购。”顺隆新能源副总匡宗伟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2月27日,农行祁东支行投放的1100万元贷款到账,新进锰矿需付的货款“不差钱”了。“幸亏有农行做资金后盾,我们之前才有胆量签约。现在原材料涨价了,相当于农行间接给我们降低了成本,我们已经赚了。”

  从锰矿中“掘金”的这家民营企业,已有20余年创办史。创办人匡宗伟是企业的“技术大王”,设计技术、工艺工序、生产制造、流程管理他都了如指掌。自2006年开发锂电池专用二氧化锰后,企业的关注度提升。2011年,公司率先搬入归阳工业园。成长期的企业难免磕磕碰碰,产品市场也平平淡淡。2019年底,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彼时恰逢衡阳融担成立,农行衡阳分行与之合作,完成对该企业信贷支持的“第一次”。

  “我清楚地记得,那笔1000万元贷款是除夕上午发放到位的,我们拿到钱后马上发了工资、付了货款,大家过了个安心年。”匡宗伟回忆道,正是这笔钱的及时注入,让企业“回了春”,生产经营日趋向好,及时归还了贷款。

  2021年12月,企业瞅准新能源市场,对原有生产线和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换代。因自有资金不足,厂房能抵押的都抵押出去了,企业试探性地向农行开了借贷的口。

  了解到客户需求后,衡阳农行祁东县支行行长刘林陷入了沉思:企业急需用钱,能否创新改变传统抵押方式,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当他得知企业有高新技术企业这块招牌,答案就有了:这不恰好适用于农行的“科技e贷”吗?不需要抵押,纯信用方式即可发放。就这样,在市、县两级行的联动下,从收集资料到审批发放,仅用5天时间,一笔900万元的信用贷款到账。

  “在我看来还是比较大胆的,毕竟我们什么抵押物都没有。”匡宗伟说。

  更让企业感动的是,一般而言,类似信用贷款只做1年期,农业银行将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如此一来,彻底免去了企业“倒贷过桥”的成本。这次金融支持,助力企业完成了动力性锰酸锂电池专用二氧化锰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让项目产品在国内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稳居第二。企业陆续捧回的奖牌,含金量越来越高。去年,企业产值达1.8亿元,上缴税金1700多万元,妥妥实现原地倍增。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做大做强锰系、锂系电池产品产业链,企业正进行三期项目投资,又促成与祁东农行的“三度”牵手。

  这一次,是农行主动问出来的贷款合作。2024年底,衡阳农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刘林在走访中了解到,顺隆新能源已瞅准原材料价处低位,打算从非洲进一批锰矿,进货亟需一笔大额资金。深知商机稍纵即逝,明白企业的急处,刘林决定试着向上级行申请为企业增信。在企业利用存量土地“腾笼换鸟”融资600万元之余,农行与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合作,引入“银担e贷”,为企业授信500万元,今年1月就完成了贷款的审批,以备企业随时之需。至此,顺隆新能源在农行能享受的信贷政策已全盘吸收。

  “以前是我们等贷款,这次是贷款等我们,足见农行对我们的一片深情。货验完,款即付,这批货我们可以用8个月左右,按照当下行情,我们省了不少成本。”匡宗伟说。

  走在崭新的硬化道路上,匡宗伟指着一排排厂房介绍着用途,描述着规划,眼里满是对企业未来的期许。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