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让文艺之光照亮历史文化名城
发布日期 : 2024-07-09 16:01:50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刘运仕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落实这一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衡阳市文联要立足“文旅兴城”战略,充分发挥以文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让文艺之光照亮历史文化名城。

       一、在文艺赋能中勇担使命。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充分发挥文艺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让文艺为城市引流、为经济蓄力、为文旅造势,为加快推进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贡献文艺力量。要秉持初心。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要紧紧扭住一个“联”字,充分发挥团结引导、联络协调等职能,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使命,将全市文艺家团结在一起,引导全市文艺工作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浸润民心。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挖掘衡阳本土文化,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不断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艺作品,扩大衡阳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要坚守匠心。全面提升文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坚持德艺双馨,弘扬新风正气,激发衡阳文化活力,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衡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二、在文艺固基中坚定自信。文艺是一个时代最鲜活、最真切的反映,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的精神根基。要在铭记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衡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革命文化,名人大家、革命英雄灿如繁星,动人故事、热血故土俯拾皆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要通过文艺的方式,讲好衡阳故事,延续衡阳血脉,传递衡阳力量。要在赓续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号召全市文艺工作者传承发扬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在大历史观中增强文艺工作者的视野、格局、动力,自觉争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排头兵”。要在因势而新中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勇立时代潮头,因势而新、因时而动,以文为魂、以艺为媒,作好“文旅兴城”大文章,让“诗”与“远方”在衡阳发展中相得益彰,奏响文旅文创高质量融合发展新乐章。

       三、在文艺谋新中守正创新。时代需要怎样的文艺,衡阳需要怎样的发展,这是在大时代观中把握文化发展新业态的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湖南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衡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城市底蕴,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抓住衡阳市承办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机遇,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文艺+”推动文艺产业创新性发展。要学习新思想。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指引。努力把各项工作往实里干、往成了干,敢打敢拼、善作善成,推动衡阳文艺事业新发展。要培育新人才。构建完善文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吸纳引进新时代文艺人才,在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方面下功夫。通过各种培训加大对文艺人才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破解各门类文艺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进而为支撑衡阳文艺新发展、谋求新开局提供人才支持。要开创新模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文艺+旅游”“文艺+影视”“文艺+民俗”,打造具有衡阳特色的标志性文旅品牌,多角度、多层次提升衡阳文旅内涵和吸引力,在光影画卷中彰显衡阳的颜值,在笔墨丹青中凸显衡阳的气质,在载歌载舞中展示衡阳的活力,让文艺之光熠熠生辉。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