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省旅发大会大旗,我们准备好了!
■王靖
“我若拿出这个美景,阁下又该如何应对?”这句网络流行语非常契合衡阳当下面临的形势。
9月17日,我市接过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会旗,标志着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进入“衡阳时间”。办一次会,兴一座城。办好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衡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有利于提升衡阳形象、带动衡阳经济。
谋势而动,方能乘势而上。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确定衡阳为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在中共衡阳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
正式提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的意见》,从宏观层面为打好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冲刺战”和“攻坚战”锚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
目前,衡阳文旅产业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通过成功举办首届衡阳市旅游发展大会,衡阳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游客“心愿之旅”的首选目的地。全市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文旅产业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一大批标志性文旅项目投入运营、一大批高质量场馆建成开放,全市景区整体质量和旅游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大美衡阳”正款款走来。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审视衡阳文旅产业,仍有不少短板亟需改进。比如,优质景区打造不够,高等级景区数量不多,各景区相对分散,缺少精品线路串联;旅游资源多、产品少,看点多、卖点少,淡季长、旺季短,观光短游多、度假长游少,旅游供给与需求对接不足、与文化衔接不紧、与行业融合不深;部分景区基础设施较弱,“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还不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我们必须针对这些短板制定解决方案,扬长避短、化短为长。
前两届湖南旅发大会,“国际张”“全球郴”表现可圈可点。怎样让世界感受“衡”精彩,怎样向全球“阳”美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题。我们,准备如何答题?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项目是支撑。无论是打好“文旅兴城”“一张牌”,还是构建以南岳为龙头、市区为中心的环南岳衡山旅游经济“一个圈”,或是做好衡阳历史文化的“古色”文章、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红色”文章、秀美景区的“绿色”文章、城市烟火气的“夜色”文章,都需要项目的支撑。我们必须拓展项目策划深度,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以项目“提速”“提质”保障大会“提标”“提效”。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融合是路径。“文旅+”要产生“一业兴百业”的神奇效应,重在一个“融”字,我们应加大文旅与农业、工业、城市、科技的融合力度,推动农旅互通、工旅互动、城旅互促、科旅互联,以“旅”带“产”,以“旅”串“业”,不断打造新热点、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观光、体验等传统游览模式“卷”出天际的当下,工业旅游已成为“新蓝海”,各种依托工业基地而建的科技创意园区,为工业旅游基地的“钢筋水泥”增添了新的看点和乐趣。“制造立市、文旅兴城”的衡阳,工业一直是鲜明的城市特征,如果以衡阳工业博物馆、建湘工业文化园、衡阳智造谷等为载体,打造“文旅+工业+科技”特色产品,必将成为引人注目的亮色。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营销是关键。文旅产业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形象经济、开放经济,我们必须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在塑造旅游品牌上下功夫,在推介旅游产品上下功夫,在拓展旅游市场上下功夫,做到既“吸睛”又“吸金”,既有“流量”又有“留量”,变“顾客”为“常客”,变“网红”为“长红”。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服务是基础。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体验,服务接待水平很大程度影响体验的好坏、决定评价的高低。我们要加强景区配套建设,道路交通要提质,食宿档次要提标,旅游监督要到位,进一步提升游客“行”的便捷感、“住”的舒适感、“游”的沉浸感、“吃”的品质感和“购”的消费欲。
快走一步,领先一路。这场鸿“雁”传书的“约会”,时间紧、任务重。一个人努力是做加法,一群人努力是做乘法,各级各部门必须开启“倒计时”,上下齐心,横向联合、纵向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立标打样。
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正如央视足球评论员贺炜在世界杯上的解说金句:“请不要相信,胜利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请相信,世上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是的,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人阅读
“我若拿出这个美景,阁下又该如何应对?”这句网络流行语非常契合衡阳当下面临的形势。
9月17日,我市接过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会旗,标志着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进入“衡阳时间”。办一次会,兴一座城。办好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衡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有利于提升衡阳形象、带动衡阳经济。
谋势而动,方能乘势而上。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确定衡阳为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在中共衡阳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
正式提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的意见》,从宏观层面为打好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冲刺战”和“攻坚战”锚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
目前,衡阳文旅产业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通过成功举办首届衡阳市旅游发展大会,衡阳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游客“心愿之旅”的首选目的地。全市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文旅产业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一大批标志性文旅项目投入运营、一大批高质量场馆建成开放,全市景区整体质量和旅游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大美衡阳”正款款走来。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审视衡阳文旅产业,仍有不少短板亟需改进。比如,优质景区打造不够,高等级景区数量不多,各景区相对分散,缺少精品线路串联;旅游资源多、产品少,看点多、卖点少,淡季长、旺季短,观光短游多、度假长游少,旅游供给与需求对接不足、与文化衔接不紧、与行业融合不深;部分景区基础设施较弱,“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还不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我们必须针对这些短板制定解决方案,扬长避短、化短为长。
前两届湖南旅发大会,“国际张”“全球郴”表现可圈可点。怎样让世界感受“衡”精彩,怎样向全球“阳”美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题。我们,准备如何答题?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项目是支撑。无论是打好“文旅兴城”“一张牌”,还是构建以南岳为龙头、市区为中心的环南岳衡山旅游经济“一个圈”,或是做好衡阳历史文化的“古色”文章、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红色”文章、秀美景区的“绿色”文章、城市烟火气的“夜色”文章,都需要项目的支撑。我们必须拓展项目策划深度,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以项目“提速”“提质”保障大会“提标”“提效”。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融合是路径。“文旅+”要产生“一业兴百业”的神奇效应,重在一个“融”字,我们应加大文旅与农业、工业、城市、科技的融合力度,推动农旅互通、工旅互动、城旅互促、科旅互联,以“旅”带“产”,以“旅”串“业”,不断打造新热点、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观光、体验等传统游览模式“卷”出天际的当下,工业旅游已成为“新蓝海”,各种依托工业基地而建的科技创意园区,为工业旅游基地的“钢筋水泥”增添了新的看点和乐趣。“制造立市、文旅兴城”的衡阳,工业一直是鲜明的城市特征,如果以衡阳工业博物馆、建湘工业文化园、衡阳智造谷等为载体,打造“文旅+工业+科技”特色产品,必将成为引人注目的亮色。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营销是关键。文旅产业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形象经济、开放经济,我们必须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在塑造旅游品牌上下功夫,在推介旅游产品上下功夫,在拓展旅游市场上下功夫,做到既“吸睛”又“吸金”,既有“流量”又有“留量”,变“顾客”为“常客”,变“网红”为“长红”。
办好湖南旅发大会,服务是基础。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体验,服务接待水平很大程度影响体验的好坏、决定评价的高低。我们要加强景区配套建设,道路交通要提质,食宿档次要提标,旅游监督要到位,进一步提升游客“行”的便捷感、“住”的舒适感、“游”的沉浸感、“吃”的品质感和“购”的消费欲。
快走一步,领先一路。这场鸿“雁”传书的“约会”,时间紧、任务重。一个人努力是做加法,一群人努力是做乘法,各级各部门必须开启“倒计时”,上下齐心,横向联合、纵向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立标打样。
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正如央视足球评论员贺炜在世界杯上的解说金句:“请不要相信,胜利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请相信,世上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是的,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我们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