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注入“源头活水”
发布日期 : 2023-09-11 10:41:59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本报评论员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天的招商成就明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推动未来的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9月7日,我市召开“金秋九月相聚雁城”招商主题月工作部署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落实衡阳“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树立了“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鲜明导向。谋好当下,方能赢得未来。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精神,推动形成大抓招商的生动局面。

  切中肯綮,方能游刃有余。招商引资要突出“准”字。招商引资不能“漫天撒网”,而要“有的放矢”。产业集群招商重点要围绕输变电、盐卤化工、钟表等优势产业集群,突出引进大项目和领军企业;产业链招商要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和14条优势产业链,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抓手,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主要配套企业、关键产品技术攻关、重点产业区域布局等列出清单,“按图索骥”精准招商;产业平台招商要发力县域、聚焦园区、盘活楼宇,充分发挥县市区主体作用,聚焦主特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集聚,以重点园区为抓手和载体,形成招商引资“洼地”“热地”,把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打造成为招财引智、招商引资集聚地,形成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创新与创业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万绿丛中一点红,与众不同最动人。招商引资要突出“特”字。要强力推进湘商回归,紧扣衡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策划包装一批优势产业链信息和重点产业招商项目,让湘商回归有项目可投、有领域可进;要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利用春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召开新春团拜会、衡商大会、招商推介会、招商恳谈会等活动,持续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人才回聚;要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层面举办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港洽周、沪洽周等重大经贸活动,着力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产业项目;要借承办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机遇挖掘自身文旅资源优势,梳理归集文旅项目,不断提升“衡阳魅力”;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形成“既有参天大树,又有灌木丛林”的产业发展蓬勃态势,不断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衡阳加速聚集,以高水平招商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招商引资要突出“优”字。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气候”,资金是“候鸟”,哪里环境好,资本和要素就往哪里跑。我们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落实“稳增长22条”,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要实实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叫不扰、随叫随到,千方百计为企业好办事办成事提供便利;要研究降低企业经营发展要素成本,使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让衡阳成为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地和福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招商引资工作“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没有等的理由、毫无松的资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以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为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注入强劲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的“衡阳答卷”!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