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衡阳在行动
厚植文化底蕴,打造魅力之城
发布日期 : 2023-04-06 11:09:39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爱心斑马线。


  第十四届省运会圣火在南岳衡山祝融峰采集。


  祝融传说首演仪式。


  元旦环城跑。


  “祝融号”火星车模型吸引了众多小航天爱好者参观。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胡建军 向吟吟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罗茂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内涵底色。

  大城衡阳的魅力,不仅在于风景的优美、商埠的繁华,最让人心心念念的其实是它作为一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文化气息、文化氛围。千百年来,衡阳得南岳之秀、湘水之灵,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衡阳坚持厚植文化底蕴,在赏心悦目中提升城市气韵,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让文明之花遍地绽放,香满全城。

  千年文脉,滋养雁城气韵

  衡阳,是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欧阳修的“如何伴征雁,日日向衡阳”,是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是无数历史名家诗词歌赋中的吟唱,也是千千万万先人探索和耕耘的厚土。

  在华夏文明进程中,衡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起过无与伦比的丰碑。

  衡阳,是大禹治水的智慧获取地,是制蚕始祖嫘祖的“安身”地,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诞生地,是伟大的思想家王船山学说发源地,是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的承载地。

  衡阳,是文明“火种”的起源地,是革命“火种”的传播地,是梦想“火种”的承载地,也是友谊“火种”的见证地......2022年7月19日,第十四届省运会圣火在南岳衡山祝融峰采集。

  近年来,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非遗文化在这里风生水起。2022年,省文物局网站发布了经省政府核定的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我市又有16处文物榜上有名,在全省市州中位居第三。至此,我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100处。

  原生态音乐《岳北山歌》喜摘国家群星奖,祁剧《梦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湘剧经典剧目《新醉打山门》等数十件文艺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英雄若兰》《天地圣哲王船山》《忘忧草在歌唱》《你笑起来真好看》等作品,入选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尤其是,文艺作品《你笑起来真好看》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实现了衡阳全国“五个一”零的突破。电影《一代女魂唐群英》摘取北欧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桂冠......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见证了衡阳文化振兴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我市还成功举办了纪念湘南学联成立100周年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挖掘整理革命斗争历史、革命先辈事迹,编成百姓喜闻乐见的“微故事”;精心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夏明翰诞辰120周年等系列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相继建成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衡阳党史馆、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文化雕塑园、归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批红色革命纪念陈列馆,吸引了市内外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馥郁书香,涵养雁城气质

  “通过大众读书会这样有趣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学习、阅读兴趣,引导大家听党话、跟党走,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图书馆要大力推广全民阅读,通过大众读书会品牌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种子种在人们的心里。”

  ......

  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我市创新性应用分众传播理念的“四会一课”,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中,针对乡镇村民的屋场恳谈会互动谈感想,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园思享会“辩”活思政课,针对阅读爱好者的大众读书会“悦”读越香,针对市民群众的广场故事会“讲”声很热烈,针对党员干部的音乐党史课“声”入人心----“四会一课”,会开得生动,课上得有味,人人聚精会神,个个兴趣盎然。今年3月,《党建》杂志刊文推介了我市这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创新模式。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本身已经没有太强的稀缺性,真正珍贵的是人与书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

  近年来,我市每年举办“书香衡阳”全民阅读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打造出多种阅读平台和阵地,深入、持久推进全民阅读。

  一座散发着书香的城市,一定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如果说大众读书会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创新模式,那么持续时间更久远的石鼓书院大讲坛,可谓是引领衡阳人民品味古典文化的窗口。

  “八百里衡岳开生面,五千年文明焕华章。”

  石鼓书院大讲坛从2008年正式开讲,一直围绕着弘扬国粹、赞我衡阳洪亮发声。2015年3月,借全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东风,市委宣传部倾力推出《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栏目,吹响了“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的集结号。

  在石鼓书院大讲坛,王蒙、阎崇年、王立群、刘和平等巨匠,讲文化自信、读史修身、中华文化转型;唐浩明、朱汉民、郑佳明等大咖,讲曾国藩、岳麓书院、湖湘文化;衡阳本土学者,讲衡山故事、船山故事,让广大市民一次又一次享文化盛宴,一次又一次醍醐灌顶。

  石鼓书院大讲坛栏目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湖南省优秀理论栏目、优秀电视栏目。

  王蒙作客石鼓书院大讲坛时赞叹:“衡阳确实是中华文化特别突出的代表,她本身就代表了中华文化。”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

  2020年3月,由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共青团衡阳市委共同主办的衡阳市企业发展“船山论坛”(第一期)在东洲岛船山书院开幕,一个为企业交流,解决企业“成长烦恼”,为衡阳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力的全新平台就此搭建。

  “通过专家的点拨,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企业需要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提升品牌辨识度。企业只有盘活人才资源,才能激发活力。专家们的意见,非常实用。”参加路演的企业家谈及参加“船山论坛”的收获,喜上眉梢。

  据了解,“船山论坛”先后举办了数十期,引导了我市一大批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助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如今,拥有书香浸润和殷实“文化家底”的衡阳人,愈加体会到幸福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文化服务,提升雁城魅力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周末百姓剧场是我们戏迷免费看戏的好地方,如果哪个星期没有来,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

  “衡阳花鼓戏了不得,演得顶呱呱,深受我们中老年朋友的喜爱,我们感到很高兴。”

  “这里的节目演得太好了,特别是传统剧目。希望有更多的人传承本土文化,振兴衡阳地方文艺。”

  ......

  这些都是观众在“周末百姓剧场”留言簿的留言。

  “周末百姓剧场”是我市继“文明衡阳幸福小康”文艺创作大赛、“欢乐潇湘幸福衡阳”“雅韵雁城”“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等文化惠民活动之后,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打造的又一文化惠民品牌活动,让寻常百姓免费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据了解,“周末百姓剧场”自2014年6月推出以来,累计演出数百场。节目主要以衡阳本土花鼓戏、祁剧、湘剧为主,综艺节目为辅。既有《秦香莲》《郭子仪上寿》《龙凤呈祥》等大型传统经典剧目,也有《壮别》《访鼠测字》《岳母刺字》等折子戏专场,还有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脱俗的脱口秀以及令人惊叹的魔术等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惠及群众数十万人次。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免费”是贯穿“周末百姓剧场”的关键词,免费看戏、免费秀演、免费赠票,突出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主题,展示了大城衡阳的文化魅力。

  带着孙子一起来看戏的陈阿姨说:“孙子已经5岁了,还从来没有进过剧场看戏,这样的免费看戏活动为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普及艺术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

  衡阳拥有不少传统民间曲艺,是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有着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均拥有自己的文体活动及文艺团队,文化场所建设都实现了全覆盖,文化品牌已深入千家万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衡阳群众”被中国文明网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地方特色品牌;雁峰区志愿者协会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为农村孩子插上艺术的翅膀;获评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模式得到中央学教办推介......近年来,衡阳思想文化建设取得了一项项国家级荣誉。

  2018年11月21日,在湖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来自祁东县官家嘴镇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了《星星索》《AfricanAllelula》两首风格迥异的歌曲,近乎完美的歌声,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了现场各市(州)教育局领导、中小学艺术教师以及评委和网络直播的近百万观众,获得一等奖,诠释了苔花如米亦灿烂。

  据了解,湖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共收到节目253个,经过筛选,最终只有35个节目入围现场展演。其中,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合唱是唯一来自乡村学校的节目。

  2020年11月6日晚,该合唱团又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收获好评无数。2021年2月11日晚,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合唱团4名孩子与成龙、李玟等明星携手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他们通过春晚舞台向全国观众送上的美好祝福,表达所有留守儿童的共同心声。

  2020年,衡阳首届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名选手自市体育中心赛道出发,沿着各条参赛线路激情奔跑。CCTV5+频道全程直播赛事,这也是雁城衡阳首次通过马拉松这种大型体育赛事,向外界展示大城形象。

  40多公里的最美赛道,集中展现了衡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城乡风光、鲜明的乡情民风,架起了衡阳直通全国、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我市还先后成功举办了衡阳国际网球公开赛、四国女篮、中澳、中葡男篮对抗赛、第十三届省运会、第十届省残运会、第十四届体育舞蹈锦标赛暨体育舞蹈公开赛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展现了大城衡阳的魅力。

  大型文体活动在衡阳的接连成功举办,让这座城市在彰显“颜值”与“气质”的同时,也见证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文化的熏陶,领略文化的魅力。

  譬如:市体育中心、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新馆)的投入使用,常宁市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县级剧院,卫星直播“户户通”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任务,衡阳图书城荣获“中国最美新华书店”“全国百佳文化地标”称号,衡南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馆。“翰墨醇香·六十年代”全国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永久落户衡阳,成为衡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水口山铅锌矿遗址公园”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了省内工业遗址“国保”空白。

  如今,居民闲暇时光更喜欢在图书馆里看书报、到文化馆看展览、在美术馆看书画作品。一些老年朋友则喜欢聚在棋牌室里聊天下棋。衡阳市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和青少年校园足球赛,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在体育运动场上一较高下。

  老百姓感慨:“这么多的文化活动让大家找到了组织,社会不良风气少了,大家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了。”

  在雁城,文化生活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节日符号,它早已成为广大城乡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也是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所在。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