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贯彻二十大 建功新衡阳
报告里的这句话最打动我丨“脚踏实地种好粮食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发布日期 : 2022-11-22 10:08:29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种粮大户冯纯祥驾驶收割机抢收晚稻。

  文/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许珂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本报即日起推出“报告里这句话最打动我----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系列报道,以融媒体方式,呈现全市各行各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三强一化”,全面建设现代化新衡阳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报告摘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人物故事】

  11月12日,衡阳县西渡镇咸水村和陡岭村,种粮大户冯纯祥的晚稻已经全部成熟,金黄色的稻谷散发出阵阵稻香,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

  “今年虽然遭遇持续干旱天气,但是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为我们保水灌溉,预计晚稻平均产量能达到1000斤以上。”细数着稻穗上粒粒饱满的稻谷,冯纯祥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他掰起手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的晚稻“泰优553”今年收购价是152元/100斤,比去年提高了8元。预计晚稻能收550吨,大概能卖150万元左右。种子是政府提供的,全过程采取机械化作业,国家又发放了农药、化肥专项补贴,加上各类惠农政策补贴,估计今年能赚近50万元。

  “现在党的政策好,跟着党走,听党的号召,我们农民种粮就会有方向。接下来,我将继续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脚踏实地种好粮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认真聆听完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冯纯祥倍感振奋。

  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这段文字像一颗“定心丸”,更像一股“动力源”,让冯纯祥坚定了种好粮的信心和决心。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冯纯祥,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过去的农民真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从种到收全靠一双手,种植模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量低。现在,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不仅减少了劳动力需求,还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从农机耕作播种到无人机施肥再到粮食烘干......农业机械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粮食生产由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握。”

  2020年,冯纯祥相继创办了衡阳田润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县弘升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投资200余万购买烘干机、收割机、耕田机、插秧机等农业生产机械,以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解决当地村民就业50余人,并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

  看着千亩稻谷颗粒归仓,冯纯祥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挥种粮大户的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带领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同时,也将通过机械化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效率,采取稻鸭混合种养模式打造生态大米,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

  【未来怎么干】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三农”贡献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已经走过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衡阳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关键性支撑作用。

  在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赵爱民表示,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我市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产粮大市的责任担当,以“抓紧抓实粮食生产稳产,就是为祖国站好一班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全市种粮农户“种好责任田,为国做贡献”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708.7万亩(其中早稻231万亩、大豆14.5万亩)、总产62.2亿斤以上的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三农”贡献。

  要坚决落实“田长制”工作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现有耕地的增产潜能,做好“藏粮于地”这篇文章。

  要不断挖掘农业科技潜力,突出抓好优良品种推广,聚焦水稻、大豆和玉米,在单产提升方面下苦功夫大力气;同时,要大幅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特别是在大型农机具的智能化、数字化推广应用方面要有所作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做好“藏粮于技”这篇文章。

  要强化政策支持,通过种粮补贴、农业保险、种粮专项奖励等政策支持,提高种粮效益,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

  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保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保耕地、保面积、保产量、保自给率,层层压实责任,抓早抓细抓好落实。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