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衡阳日报评论员:坚决打赢抗旱保收这场硬仗
发布日期 : 2022-08-26 09:33:01 文章来源 : 衡阳日报
  本报评论员

  狭“旱”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

  今年7月以来,罕见高温晴热天气衍生的旱灾席卷衡州大地。热浪不断,“喊渴”不停。目前,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水文干旱,抗旱保灌已刻不容缓。

  旱情连着民情,抗旱就是保民生。眼下,正值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全力做好抗旱保灌工作,攸关粮食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攸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科学蓄水调水保水,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进一步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弱项,最大范围保证农田灌溉用水,不断增强防旱抗旱能力,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坚决打赢抗旱保收这场硬仗。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下好抗旱保收先手棋。旱情当前,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抗旱形势,充分认识当前旱情严峻性、持久性、艰巨性,从最不利情况出发,尽最大的努力和万全的准备,抓实抓细抗旱减灾保收各项工作。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尽可能把困难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加强统筹、科学应对,全力以赴抓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要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抗旱井就近灌溉的优势,加快开凿进度,尽最大努力减少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粮食丰收;要认真总结梳理此次防旱抗旱相关情况,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增强防旱抗旱能力。

  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大局意识,打好抗旱保收主动仗。旱情就是命令,需绷紧思想之弦、扛牢应尽之责。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强化各项抗旱措施,压紧压实抗旱保收责任链条,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坚决确保饮水安全,努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要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连续作战的精神,科学合理调配江河、水库等各类水源,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保江河安澜、护群众安康。

  加强科学调度、坚持民生优先,打出抗旱保收组合拳。自然灾害难以避免,我们与之不懈斗争,就要厚植为民情怀、弘扬实干作风,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实现科学调度、精准抗旱,努力减轻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要统筹调度水资源,科学管水、合理调水、增蓄水源,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果。要把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注重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困难,坚决守住人畜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要用心用情关心关爱一线劳动者,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确保高温下的健康安全、作业安全和消防安全,为打赢抗旱保收“全民战”储备坚强实力。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我们要时刻绷紧“防大旱、抗大旱”这根弦,以“渴”不容缓的精气神、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以周密的部署、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勇毅前行,打赢抗旱保收这场硬仗。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