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雷锋 衡阳好人丨王秋元:村里的楷模,群众的表率

▲王秋元与丈夫、婆婆合影。
衡阳日报5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莫雄飞)她是家里的“顶梁柱”,20多年来悉心照顾残疾丈夫、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女儿,还要种田、喂猪、四处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是有爱心、责任心强的村干部,村里“老弱病残”只要有困难,她都会热心地给予帮助。
她,就是衡山县长江镇宋桥村原妇女主任王秋元。
生活中,她自立自强,撑起整个家
5月19日,记者在宋桥村见到王秋元时,她正用小轮椅推着身体逐渐好转的丈夫在外面散心。
于王秋元而言,2000年是她不堪回首的一年。那一年,她的丈夫遭遇了车祸,差点成了植物人。彼时,王秋元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公公、婆婆均是残疾人,生活的千斤重担一下子全落在她的肩上。
事发后的近半年时间,王秋元先后把丈夫送往衡山、长沙、北京等多家医院治疗。期间,面对高昂的治疗费和很可能成为植物人的丈夫,多次有人劝她放弃治疗,更有人劝她为了两个年幼的女儿及早跟丈夫离婚另嫁,而她每次都含着眼泪坚定地说:“如果我离开他,他就完了,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救他!”
丈夫后续相关治疗费用的筹集、与肇事司机的官司,更是考验着这位农村妇女,但她最终还是咬牙挺住了。
刚出院的那些年,王秋元每天都在家照料丈夫----喂饭、洗衣,辅助丈夫大小便等,在精神上还要不断地安慰他、鼓励他。20多年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转了。
王秋元对婆婆也是关怀备至。虽然家里经济困窘,但婆婆的吃、穿、用等,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自己舍不得吃的、用的,全都给了婆婆。她还通过种田、喂猪、蒸酒,以及四处打零工,来维持家庭的生计。
工作中,她四处奔波,为民办实事
她对家人多年来的爱心和奉献,以及她面对苦难的不屈奋斗精神,让周边村民无不对其表示钦佩和赞赏。2008年,王秋元开始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负责跟村里的“老弱病残”和贫困户打交道,并为他们做好各项服务及管理工作。
对待老人,她有强烈的爱心。村里有些孤寡老人一年难得理一次发,平日里,她会定期到他们家中,挨个为他们理发。对待妇女,她有强烈的责任心,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她会精心组织相关活动,上门耐心劝导不愿去进行“两癌”筛查的妇女。对待村里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她会想方设法为他们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有一次,15组的董子春有残疾证而农合却没报销。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缘故,王秋元拿着董子春的残疾证和身份证去民政局、残联问个明白,直到事情办好才罢休。像这样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事情,王秋元还有很多很多......
“作为儿媳也好、作为妻子也好、作为村干部也好,她都是村里的楷模、群众的表率。”谈及王秋元,村党支部书记宾建辉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