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邹卓尔:真情温暖送归客

▲邹卓尔(左一)将旅客的行李小心搬上安检仪传送带。
■文/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金明达
【数据展示】
春运期间,360余名衡阳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被分为7组,分别前往衡阳南岳机场、衡阳火车站、高铁衡阳东站等交通枢纽,开展“暖冬行动·情满旅途”志愿服务活动。据统计,志愿者日均服务旅客3万余人次,帮助重点旅客上千名。
2月7日清晨8时,寒风刺骨,21岁的邹卓尔在衡阳火车站不时跺着脚,他转身接过旅客手中的婴儿车,小心翼翼地送上安检机的传送带。邹卓尔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大三学生,今年是他第三年参与春运“暖冬行动·情满旅途”活动。在进站口闸机前,邹卓尔示范着标准的服务姿势:左手刷证,右手指引旅客前行,脸上保持微笑。“请抬头看摄像头”,这句话他每天要说上千次。
上午10时20分许,一位老人拖着两个鼓胀的蛇皮袋来到闸机前。邹卓尔眼疾手快,一把托住袋底:“爷爷,我送您到候车室。”老人感激地说:“这袋里是自家种的芋头,给在广州上学的孙子尝尝......”沉甸甸的蛇皮袋压得邹卓尔直不起腰,但他却依然坚持着。
下午,安检机前忙碌依旧。记者和邹卓尔一道,帮助旅客依次将行李放上安检机的传送带。傍晚6时,体验即将结束。记者回想着体验的点点滴滴:283次“旅途平安”的提醒、1.3万步的行走、100余次的弯腰......邹卓尔仍在候车室内忙碌着,给咳嗽的老伯递上温水,引导手机没电的旅客到免费充电服务区域。当下午最后一批旅客涌入月台时,邹卓尔和他的志愿者同伴,仍继续坚守在春运的第一线,用他们的热情和爱心温暖着每一位旅客。
【人物访谈】
记者:春运期间,每天服务这么多旅客,会不会觉得累?
邹卓尔:累是肯定的,但每次看到旅客顺利进站、安心候车,我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他们的微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记者:春运行李里有哪些最特别的记忆?
邹卓尔:见过用棉被裹着的腊鱼、腊肉,还有贴着“易碎”标签的腌菜坛,还有装满玩具的行李箱。最感人的是一位农民工大叔,蛇皮袋里除了铺盖卷,还放着女儿的三好学生奖状。
记者: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邹卓尔:我希望自己学业有成,健康幸福。同时,也祝愿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父老乡亲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