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抓好“河长制”,实现“河长治”

▲城坪冲水库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衡阳日报讯(文/图全媒体记者邹红辉 通讯员邹健 陈曙霞 钟永康 实习生肖賽君)近年来,衡阳县以“河长制”为抓手,高位推动、统筹推进、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实现“河长治”。继柿竹水库、斜陂堰水库、牛形山水库分获省“美丽河湖”、蒸水衡阳县段被授予省“幸福河湖”之后,去年,该县水利局荣获省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衡阳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腹地,境内河库水系星罗棋布,有河流共94条,总长度1444公里,其中有湘江、蒸水、武水、横江铺河等12条县级河流,上型号的中、小型水库213座,山坪塘9.62万口,全县水域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各类水工程常年蓄水达4.35亿立方,基本保障全县工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和生态需求。
“点多面广线长,全县上下以大禹治水精神推动河长制落实到位。”县河务与水资源中心负责人申志高如数家珍----
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定期深入蒸水、武水流域及中型水库调研督导,12位县级河长定期巡河并现场办公,镇、村两级河长长期坚守工作一线。通过大力推进“洞庭清波”和河湖“清四乱”行动,解决一系列棘手问题。
统筹推进。围绕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河流图斑整治通盘销号、河道保洁全面提升推进工作,使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Ⅱ类,完成水利部、省水利厅卫星遥感疑似问题整改销号,销号率100%,各乡镇和县直9个有打捞任务的单位年均投入20万元以上工作经费,用于水体保洁、河岸垃圾清理。全年启动了城坪冲、牛形山、柿竹、斜陂堰、山峙门5处中型水库灌区建设与改造项目,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3.6万亩,争取国债水利项目单体项目73个,项目总投资12.37亿元,其中国债资金达7.75亿元。
部门联动。县河长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同向发力;全县积极举办河长制工作培训班,各乡镇、村积极响应,共培训1200余人次。
近年来,全县实施了中央预算内项目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国债水利项目30座大中型水闸、2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6处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等项目,排污口监测率、溯源率、整治率均达到了100%;启动推进全县4条B类河流、13条C类河流和78条水普外河流的健康评价和划界工作,大力推进河道保洁,确保全县94条河流水域岸线清洁无污染,实现河道垃圾不蔓延,漂浮物不出县的目标,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指标均达标,在线计量设施合格率达到了100%,每月小水电站生态流量达标率均为100%,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严格按要求履职,巡河率均达100%。无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审计反馈及通报、约谈或检查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衡阳县桃花堰水闸主体工程完工,工程总投资550万元,新增了安全监测设施,水情自动测报设施及信息化管理设施,水闸附近区域的水景观状况改观;城坪冲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也已完工,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新增或恢复灌溉面积1.8万亩。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