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小学语文教材“换新”


  学生对语文书爱不释手。

  ■文/图李境

  2024年秋季学期,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新教材开始投入使用,并逐步铺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一代教材。暑假以来,我市教育部门相继开展了培训工作,相关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为新教材的使用提前“做功课”。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给课堂教学和人才培育提出哪些新的要求?笔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新教材的变化与特点解析

  “听说换新教材了,会不会变难?孩子会不会跟不上?”……9月1日,不少家长在向老师询问新教材的变化情况,其中一年级家长的心情尤甚。对于他们来说,孩子踏入小学的大门,开启全新的学习之旅,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多数一年级新生家长的这种特别重视、特别期待的心情,在湖南省特级教师、衡阳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高新区祝融小学校长欧阳旭红看来实属正常。欧阳旭红表示: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习的起跑线上顺利迈出第一步,因此,新教材的变化,自然会引起家长们的高度关注。

  根据教育部通告,今年秋季新学期,只有小学阶段一年级使用新的语文统编教材,其他年级仍用之前的统编教材,明年各年级开始使用新的教材,2026年所有年级完成替换。

  相比老教材,从整体容量上来说,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从14篇减少到10篇,识字课从10课缩减至8课,识字量从300字调整至280字。此外,拼音学习时间也延长了由原来的两个单元变为三个单元。比如说容易混淆的i、u,里边还有一个y、w,这次就拆分开进行了学习,给了孩子们学习的梯度,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少了《画》《大小多少》《青蛙写诗》和《项链》等课文,多了一篇陶行知写的儿童诗《两件宝》。这篇课文将“两件宝”分别指向双手和大脑,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篇课文自主探究身体特征,增强对自身的认识。

  “从整体上看,总体课文量变少了。”珠晖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魏振英表示,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设计从幼小衔接到识字学习、拼音学习和阅读教学,更加贴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教材内容进行了精选和删减,对孩子们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减负。

  此外,目录上原来的“课文”变成了“阅读”。湖南省特级教师、雁峰区兼职教研员、高兴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刘晓燕认为,这两个字的变化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导向,更侧重孩子阅读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一变化将有助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中小学一级教师、石鼓区五一路小学教研主任曹锋对新教材的入学教育这个单元特别点赞。之前的教材用《我上学了》作为目录,这次的新教材在《我上学了》之后列出了《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四个子目录。其中《我是中国人》和《我爱我们的祖国》,体现的是将课程标准中的“文化自信”,作为核心素养的首要地位予以落实。

  据悉,新修订的语文教材重点增补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

  增加亲子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对小学教育而言,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更为重要。”湖南省特级教师、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正高级教师张谊说。

  面对家长们的关注,中小学高级教师、蒸湘区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刘珍玉建议,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加强家校配合。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书籍,感受文字的魅力。

  刘珍玉还认为,新教材的变动不是很大,拼音的教学更细化了,对小朋友更加友好。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根据新教材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欧阳旭红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借此契机丰富教学手段,如:结合数字教育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与语文的紧密联系。可以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利用学生照片、视频等引发共鸣,促使他们乐于表达,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家校通力合作,激发学习内驱力


  魏振英介绍,为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新教材使用工作要求,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衡阳市语文教学质量,暑假期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试教试用工作,各级教育部门也相继组织开展了相关培训工作。围绕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修订依据、主要变化、体例结构、教材重难点、评价导向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了指导。

  刘晓燕认为,家长们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感受,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同时,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欧阳旭红表示,作为教师,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多给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个性化表达的机会。要在课堂上抓住孩子每一次巧妙的发言,引导学生由把话说完整到把话说清楚,再通过针对性的提问,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在上课过程中敢于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享受语文,最后爱上语文。

  张谊建议,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功课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新课标下的新时代教师,一定要牢记学段目标和要求,仔细研读新教材,发挥课堂的主阵地功能,同时鼓励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增加阅读总量。这才更有利于素质教育下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上述专家一致认为,相信在选文更具时代性、更突出文化育人功能的新教材的引领下,孩子们将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各方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唐锦 钟文婷】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