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发进行时丨您听说过南岳投龙简的故事吗?

  ■通讯员文兰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思远

  这是一件鲜为人知的惊世国宝,这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帝王投龙祈寿铜简。它在南岳沉睡了千年之后,直到清道光年间,被人在南岳水帘洞投龙潭中发现。但其后的两百余年,却只见其“文”,不见其“形”,这件国宝如今身在何处?它背后藏着怎样的帝王机密?千年间历经了哪些波折?

  所谓的投龙简,就是将金龙、玉简、玉璧和金钮缠以青丝一并投到名山洞府中。投龙简祈福活动先秦时期初现,南朝臻于成熟。唐初,投龙仪式被奉为国家大典,仪式的目的,既有对政治合法性的追求,也隐含着对不死登仙的强烈诉求。目前,国内发现的投龙简屈指可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则天的中岳投龙简和唐玄宗的南岳投龙简。武则天的投龙简,是为了自身消罪;而唐玄宗的南岳投龙简,是国内发现的唯一的帝王祈寿铜简。

  经考评,唐玄宗南岳投龙简为铜制,高35.9厘米,宽12厘米,厚0.8厘米,重3270克,素地无纹饰,通体苍翠如玉,间有褪色斑痕,正面书5行86字,背面书3行51字。虽历经千年,简上的刻文依然清晰。根据简上文字记载,大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唐玄宗53岁生日来临前的一个多月,在长安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投龙仪式,随即派出队伍,往南岳紫盖仙洞投送龙简。据李元度《南岳志》记载,紫盖仙洞又名水帘洞,为著名的南岳“四绝之一”,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简上文字“投刺紫盖仙洞”,指出了该点投放的地点——南岳衡山。

  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道士李亘通微于水帘洞石壁题记此事:羽客下棋处,金龙曳尾处,宝篆浮水处,投金龙玉简处。

  清道光年间,沉睡千年的南岳投龙简被人从南岳衡山水帘洞下无意捞出,几经流转,入南京古物保存所收藏;抗战爆发,此简随故宫文物西迁;1939年1月22日迁入贵州安顺城郊的华严洞内暂存;不久,南京古物保存所撤销,1944年年底,日军攻占了贵州的独山,为了安全起见,故宫文物又要迁往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蜀区),临行前,他们将代管的文物“南岳投龙简”移交给贵州安顺民众教育馆。1953年,贵州博物馆筹建,南岳投龙简就从安顺县的文教科拨交给贵州省博物馆。由于当时宗教与文物信息交流不畅,南岳投龙简自清代出土后下落不明,国省市区宗教部门及道协均不知此事。南岳官方多方寻找,直到2011年国际道教论坛筹备期间,终于于当年9月初在贵州博物馆寻得国宝,从此将贵州省博物馆命名的“开元投龙简”恢复历史本来面目——“南岳投龙简”。

  南岳投龙简见证过大唐盛世,经历过旧中国山河破碎、饱受欺凌的岁月,更讲述着南岳衡山是为帝王眼中祈福求寿的“圣山”。
【编辑:唐锦 钟文婷】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