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英才故事丨胡芳:较真的“淘金”教授
文/图李少华
金银,作为稀贵金属,自古以来便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含金矿物资源中,伴生金矿资源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几乎所有铅锌矿中都伴生有金银。长期以来,如何提高铅锌矿伴生稀贵金属的综合利用率是铅锌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今年39岁的南华大学教授胡芳,就是一位从事矿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她不仅有着扎实的学术功底,更有着一股与矿石“较真”的韧劲。在她看来,每一块矿石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都值得她去探索和研究。
与专业“较真”:学一行就要钻一行
温婉的笑容,柔和的声音......走进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实验室,身穿白大褂、扎着马尾的胡芳正耐心地为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显得干练而从容。很难想象,她进矿山、做实验,与各类矿产资源选矿和冶炼工作“打交道”已经快二十年了。
“我跟矿产资源选冶工作结缘,完全是机缘巧合。”2003年,胡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南大学。因为英语成绩好,她填的志愿都是与英语相关的专业,但最后录取时却被调剂到冶金工程专业。就是这次“调剂”,让她从此与矿产资源选冶科研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学一行就要钻一行。”胡芳说,对这个与高考志愿毫无瓜葛的专业,她一开始也有些迷茫。但在中南大学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她逐渐与这个陌生的专业“较了真”,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冶金工程专业的学习中,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主动查阅资料、深入研究。每当遇到难题,她总是虚心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直到彻底弄懂为止。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专业的热爱,让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本科毕业后顺利保研至中南大学无污染冶金研究所从事关键金属钨湿法冶炼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胡芳进入了长沙矿冶研究院,继续开展铜、铅、锌、锰等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工作。在这里,她的专业优势得到尽情发挥,并参与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她并未满足于此,而是选择继续深造。2016年,胡芳考取了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8年获得了国家留学公派奖学金,前往芬兰阿尔托大学留学。
在芬兰阿尔托大学湿法冶金课题组联合培养的两年时间里,胡芳拓宽了国际视野,并就湿法冶金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前沿技术沉心学习和潜心钻研。她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探讨科研难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2020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胡芳被引进至南华大学,再次踏上了新的科研征程。
与科研“较真”: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科研,不仅仅在于理论探索,更在于将理论付诸实践,解决工业实际应用问题。
2021年5月,胡芳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主持市校企合作项目。在市委人才办的组织下,她签约了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参与《水口山载金银锌精矿金银分离富集试验及应用研究》市校企合作项目。
水口山被誉为“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其铅锌矿金属资源丰富,但伴生金银矿石种类繁多,赋存状态复杂,金银回收难度较大。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企业,也激发了胡芳“较真”的韧劲。
参与市校企合作项目后,在与铅锌矿石伴生金银高效分离富集的“较真”中,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深入矿山,了解当地矿石的实际性质,与公司的研究团队交流探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验室里,她更是持续奋战,反复试验,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们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锌精矿中金银的高效分离富集。”胡芳回忆说,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最终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方案,成功提高了金银的回收率。
在胡芳和公司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了载金银锌精矿金银浮选分离可选性试验研究,确定了金银富集浮选试验,制定了完善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在确保主金属铅锌回收指标不降低的条件下,伴生金银的品位和回收率得到大大提升。
目前,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领衔的技术团队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无石灰铅锌浮选。2023年,相关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教授专家的高度评价。系列技术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同类矿石的选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改造依据。
与教学“较真”: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
在南华大学这片学术的沃土上,胡芳既是一位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的专家,也是一位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的“较真”导师。她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还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试验研究方法》课程,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学生们。
胡芳说,科研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上,她始终坚持“较真”的原则,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不容许丝毫马虎。
在课堂上,胡芳总是充满热情和耐心,她鼓励学生们多想多问多学多练,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她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每当学生们在实验中遇到难题,胡芳都会耐心指导,直到学生们完全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
胡芳经常对学生说:“科研如同攀登高峰,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差错。”有一次,她在指导一项实验时,发现学生在记录数据时出现了有效数字位数混乱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胡芳却严肃地指出了这个错误,并耐心地讲解了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性。她告诉学生们:“在科研中,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实践是科研的试金石,只有通过实践的考验,科研成果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胡芳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她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科研工作,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类科研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心得。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正是因为胡芳在教学上的“较真”态度,她的学生们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4年,她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中国科学院一区论文4篇,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三等奖。
金银,作为稀贵金属,自古以来便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含金矿物资源中,伴生金矿资源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几乎所有铅锌矿中都伴生有金银。长期以来,如何提高铅锌矿伴生稀贵金属的综合利用率是铅锌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今年39岁的南华大学教授胡芳,就是一位从事矿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她不仅有着扎实的学术功底,更有着一股与矿石“较真”的韧劲。在她看来,每一块矿石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都值得她去探索和研究。
与专业“较真”:学一行就要钻一行
温婉的笑容,柔和的声音......走进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实验室,身穿白大褂、扎着马尾的胡芳正耐心地为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显得干练而从容。很难想象,她进矿山、做实验,与各类矿产资源选矿和冶炼工作“打交道”已经快二十年了。
“我跟矿产资源选冶工作结缘,完全是机缘巧合。”2003年,胡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南大学。因为英语成绩好,她填的志愿都是与英语相关的专业,但最后录取时却被调剂到冶金工程专业。就是这次“调剂”,让她从此与矿产资源选冶科研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学一行就要钻一行。”胡芳说,对这个与高考志愿毫无瓜葛的专业,她一开始也有些迷茫。但在中南大学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她逐渐与这个陌生的专业“较了真”,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冶金工程专业的学习中,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主动查阅资料、深入研究。每当遇到难题,她总是虚心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直到彻底弄懂为止。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专业的热爱,让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本科毕业后顺利保研至中南大学无污染冶金研究所从事关键金属钨湿法冶炼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胡芳进入了长沙矿冶研究院,继续开展铜、铅、锌、锰等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工作。在这里,她的专业优势得到尽情发挥,并参与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她并未满足于此,而是选择继续深造。2016年,胡芳考取了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8年获得了国家留学公派奖学金,前往芬兰阿尔托大学留学。
在芬兰阿尔托大学湿法冶金课题组联合培养的两年时间里,胡芳拓宽了国际视野,并就湿法冶金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前沿技术沉心学习和潜心钻研。她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探讨科研难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2020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胡芳被引进至南华大学,再次踏上了新的科研征程。
与科研“较真”: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科研,不仅仅在于理论探索,更在于将理论付诸实践,解决工业实际应用问题。
2021年5月,胡芳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主持市校企合作项目。在市委人才办的组织下,她签约了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参与《水口山载金银锌精矿金银分离富集试验及应用研究》市校企合作项目。
水口山被誉为“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其铅锌矿金属资源丰富,但伴生金银矿石种类繁多,赋存状态复杂,金银回收难度较大。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企业,也激发了胡芳“较真”的韧劲。
参与市校企合作项目后,在与铅锌矿石伴生金银高效分离富集的“较真”中,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深入矿山,了解当地矿石的实际性质,与公司的研究团队交流探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验室里,她更是持续奋战,反复试验,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们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锌精矿中金银的高效分离富集。”胡芳回忆说,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最终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方案,成功提高了金银的回收率。
在胡芳和公司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了载金银锌精矿金银浮选分离可选性试验研究,确定了金银富集浮选试验,制定了完善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在确保主金属铅锌回收指标不降低的条件下,伴生金银的品位和回收率得到大大提升。
目前,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领衔的技术团队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无石灰铅锌浮选。2023年,相关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教授专家的高度评价。系列技术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同类矿石的选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改造依据。
与教学“较真”: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
在南华大学这片学术的沃土上,胡芳既是一位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的专家,也是一位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的“较真”导师。她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还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试验研究方法》课程,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学生们。
胡芳说,科研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上,她始终坚持“较真”的原则,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不容许丝毫马虎。
在课堂上,胡芳总是充满热情和耐心,她鼓励学生们多想多问多学多练,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她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每当学生们在实验中遇到难题,胡芳都会耐心指导,直到学生们完全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
胡芳经常对学生说:“科研如同攀登高峰,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差错。”有一次,她在指导一项实验时,发现学生在记录数据时出现了有效数字位数混乱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胡芳却严肃地指出了这个错误,并耐心地讲解了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性。她告诉学生们:“在科研中,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实践是科研的试金石,只有通过实践的考验,科研成果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胡芳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她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科研工作,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类科研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心得。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正是因为胡芳在教学上的“较真”态度,她的学生们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4年,她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中国科学院一区论文4篇,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三等奖。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