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巷:结缘千里古城 品味百年老巷——石鼓区湘江北路(中山北路)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见闻③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唐翔 通讯员杨超 胡雄

       因山陕会馆而著,因苏式建筑而名。近日,记者走进石鼓区司前社区陕西巷,看到新修建的门楼十分醒目,红砖、木窗和灰瓦,结合西式立柱和门头造型,显现出“不一样”的故事感和历史感。近年来,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而在这一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陕西巷片因其独具风情的苏式建筑脱颖而出,成为城市新的“打卡点”。

       陕西巷起于司前街,止于中山北路,因历史上此地曾设有陕西会馆而得名。1949年,衡阳解放后,陕西巷一度更名为经厅街,后来又改为红旗路三巷,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陕西巷原名。

       什么是会馆?《辞海》解释说:“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想来,衡阳不是陕西人赴京赶考必经之地,所以,这司前街的山陕会馆,应该是工商性质的馆所。而这一点也被居住在这一带的“老衡阳”所证实。他们告诉记者,这个巷子里曾设的山陕会馆,确是因为有过往商贾的聚集而命名的。

       经本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焚烧过后,会馆只留下了断垣残壁。在旧改拆除违建及清理废旧建筑物过程中,原山陕会馆大门两侧的一副对联在隐身一甲子后重新现身,上联是:结缘千里古城联,下联是:品味百年陕西巷。2022年,这里曾出土一块清朝年间的石碑,碑文正文有缺损,但大体意思可推断,早在清朝时间,此地商贾云集,熙熙攘攘。对联与碑文内容遥相呼应,记录了山陕会馆的真实存在。

       前几年,陕西巷列入全市旧城改造计划,按衡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的要求,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小区环境及楼栋改造4个大类进行。居民防盗网门窗、外墙面色彩、商业广告改造和整理供配电、通讯设施及楼栋内外立面改造。如今的陕西巷已经焕然一新,路面干净整洁,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旧城改造的样板示范巷,社区及当地居民对改造成果给予肯定,成为宜居的小区,舒适度大幅度提升。

       据湘江北路(中山北路)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项目提质,将把陕西巷墙面进行清洗,片区周边将按照“国潮风”进行打造,使陕西巷片区与周边交相辉映,让游客触摸到衡阳的昨天、今天、明天。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