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 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写在石鼓区两会召开之际


  宜居宜业宜创宜游“锦绣新石鼓”。


  虎形山片区,祥峰五星级酒店项目动工。


  2024年,石鼓区将持续增加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

  ■策划/李镇东 统筹/刘祥彰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唐翔 通讯员李文恋 唐成 图/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如歌,记录不凡。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砥砺前行、实干拼搏的奋进之年。全区上下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奋发作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年,石鼓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从二季度的负增长到年底的全面回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争资争项等多项工作位居城区前列;安全生产、“保交楼”工作位居全市第一,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禁毒民调全省排名分别提升29、34位,为近年来最好成绩;全省唯一获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被推荐申报为全国农业(设施种植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区......“逢先必争、逢旗必夺”的“石鼓精神”有力彰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会议号召,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宜居宜业宜创宜游“锦绣新石鼓”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2023岁月不负耕耘,收获见证努力

  聚焦经济发展


  实现从“数有波动”到“回升向好”

  主要指标企稳回升。地区生产总值267.26亿元,增长3.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63个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储备库,争取预算内和国债资金9328万元,争资总量及项目数量在城区持续领先。成功招引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71.6亿元。实际到位外资50万美元,实现城区招引外资重大突破。7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16亿元,欢乐湘江·玩美公园、世纪祥峰五星级酒店等项目顺利开工,中医正骨医院、南华附一内科楼、华耀智慧停车场等项目主体竣工,高速物流港一期、鹏盛农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用。

  经营主体活力增强。组织开展“乐享消费·惠购石鼓”促消费活动12次,累计参与商户1000余家,拉动消费超2亿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扎实开展“三送三解三优”活动,出台“个转企、小升规”硬核激励措施,净增经营主体4589家、企业1926家、“个转企”142家。

  聚焦城乡统筹

  实现从“颜值美化”到“内涵提升”

  城市更新有序实施。雁栖湖玫瑰桥、常运路、鹰塘路、长岭路建成通车,华侨城、虎形山片区路网基本成型。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75台,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施划机动车停车位315个,城区内非机动车位“应划尽划”。建成垃圾分类前端智能收集站点488个、设施925组,居民小区投放设施实现全覆盖,智慧垃圾分类、智慧环卫清扫一体化“石鼓模式”获全市推介。

  乡村振兴稳步前行。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000亩、水稻播种面积19700亩、蔬菜种植面积12400亩。

  聚焦民生保障

  实现从“群众所盼”到“政府所干”


  民生实事推进有力。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0%以上,全面完成省市下达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和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获评全市先进。城镇新增就业2615人,完成率113.7%,位居城区第一。

  公共服务提质加力。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省前茅,中小学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研究成果获评全省优秀。

  生态环保持续发力。22个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项目完成率100%。湘江干流入河排污口一处一处整改,完成率位居全市前列。全市城区33个镇街环境空气质量年度排名,前5名石鼓区占4个。

  聚焦安全稳定

  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防控”


  守住安全生产底线。青山小型消防站建成投用。城市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全面完成,在全市用时最短、效率最高、对居民生活出行影响最小。

  守住社会治理底线。污水毒品监测全省排名提升111位,强戒收治、出所必接、社戒社康人员管控执行率100%。被确定为全省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地区,继续保持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

  聚焦自身建设

  实现从“对标对表”到“高质高效”

  法治建设有力有效。自觉接受各方监督,高质高效办好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提案57件。

  正风肃纪从严从紧。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政府采购项目节约率达20%以上,着力把每一笔钱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获评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先进区一等奖。

  2024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石鼓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石鼓路径】

  路径一:以更大力度促经济提升

  以“消费促进年”为契机,围绕“把人气带火、把消费带旺”两大目标,全面激活有潜能的消费。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鼓励发展“银发经济”“亲子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

  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三大工程”等重点领域,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0亿元以上。紧密对接“湘商回归”“衡商回乡”“校友回衡”行动,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全员招商,力争招引超亿元项目8个以上、落地“三类500强”项目2个以上、实际到位外资100万美元以上。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建好用好“湘易办”超级服务端,着力打造便捷高效、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

  路径二:以更大力度促工业提振

  全力推动现有企业投资、产值、税收倍增,力争拉动规模工业产值增长2亿元以上。重点支持天雁机械涡轮增压器智能化、新四化产业等项目建设,推动实现产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倍增目标。

  突出衡器(计量检测)新型装备产业园的园区平台和发展载体作用。坚持市场化建设运营,加快引进优质社会资本和优质产业项目,探索实行一级土地开发和二级产业导入合体投资建设运营模式。

  主动融入全省“4+4科创工程”,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入开展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三年行动。

  路径三:以更大力度促文旅提靓

  推进中山北路风貌改造、市文化艺术中心周边提质改造、华耀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项目建设,确保旅发大会市级重点观摩项目在7月底前建成。

  配合做好“美丽湘江”项目,大力抓好华侨城文旅度假区主阵地建设,重点推进欢乐湘江·玩美公园、蒸湘衡韵·花火集市等文旅项目,支持石鼓书院、华侨城景区等联合创建5A级景区,玛雅水公园创建3A级景区。

  深挖石鼓书院、西湖莲花等文化内涵,用好“老街、老宅、老字号”等活态遗产,奏响古文新韵。

  路径四:以更大力度促农业提效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高标准农田新建2000亩以上、改造提升3000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00亩以上、产量6700吨以上。

  持续推进鹏盛农业、蓝美乡侬园、望夫湖等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大力支持香樟苑、远翔农庄等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实现农业设施化、全程机械化、全冷链物流化,奋力建设全市最有活力、最有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路径五:以更大力度促民生提质

  加快西湖棚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城市危房管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抓实安置房攻坚扫尾,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全覆盖。

  以“小、初、高”贯通为目标,持续发展壮大人民路、都司街小学教育集团,推进市八中华侨城校区、虎形山学校建设及石鼓船山中学扩建,加快构建更高质量教育体系。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推动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扩面提质,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路径六:以更大力度促安全提标

  深入开展杉旭河及三板桥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清除湘江蒸水流域入河排污口,主动做好城市农村雨污分流接驳,全力推进雁栖湖水质稳定达标。

  紧盯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燃气安全、建筑施工、医疗医养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巩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示范区创建成果,确保石鼓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