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阳生:返乡发展“荷经济”,乡村绽放“振兴花”


  以荷花为主题的“荷花里”休闲基地。

  ■文/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莫雄飞 通讯员吴薇 郭华

“荷花里餐厅开业一年来,已经盈利数十万元,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也间接助力全村村民拓宽增收渠道......”

邓阳生口中所说的“荷花里”,是他在家乡投资打造的一个以荷花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项目一期的“荷花里庭院餐厅”自2023年6月开业以来,以其丰富可口的菜品、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餐厅。而邓阳生本人也因为“荷花里”项目的成功打造和对乡村振兴作出的突出贡献,在近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成为衡阳市唯一入选人员。

  勇于担当,“荷园”重生

日前,记者慕名赶到位于常宁市柏坊镇新柏村的这家餐厅。孟夏季节的“荷花里”,庭院装修格调高雅,院内绿植生机盎然,不远处正在破土修建休闲基地,整座庄园亦如当下的季节,显得格外有生气。

在餐厅靠窗一角相向而坐,邓阳生在记者的追问下,将目光从院外的荷塘收回,思绪飘回到了“荷花里”项目的艰难创办过程中。

2021年,柏坊镇乡贤、商人邓阳生在镇领导的盛情邀请下,投资2000多万元在新柏村兴建了常宁首家千亩荷塘院落餐厅----荷花里庭院餐厅。他的思路是,依托村里的3000亩连片荷田,加之在荷塘边精心打造的6000余平方米的田园式餐厅,带动乡村旅游,助力家乡父老增收致富。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2023年6月,装修一新、可同时容纳600人用餐的“荷花里”餐厅正式对外营业,前两个月生意确实火爆,每天人流量上万,赢利颇丰。可惜好景不长,入秋以后,随着荷花凋谢,游客开始“断崖式”减少,餐厅门可罗雀,店子每月都要亏损数万元。

季节性的荷花景观,很难在淡季拉动餐厅的全年运营,高压下的邓阳生一度有过“撂挑子”的念头,但回报乡梓、助力乡村振兴的强烈愿望让他很快振作起来。

为了克服季节性旅游瓶颈,那段时间,邓阳生经常与镇、村干部们聚在一起商讨对策,还请来外地专家来荷园“把脉会诊”。经过慎重谋划,邓阳生决定多方发力,聚拢人气。

----提高菜品品质。菜的味道决定餐厅的回头率,邓阳生一方面把厨师“送出去”学习,一方面把名厨“请进来”授课,以此提升厨师们的烹饪水平。食材则选择绿色无污染,同时认真倾听顾客们的意见反馈,加大对菜品的开发和让利力度。

----加大“荷花里”的宣传力度,尤其是网络直播和新媒体的宣传力度。

----加强活动策划。积极利用节日节点,通过策划“国庆七天乐”“三八妇女插花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流。

----主动邀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来基地开展团建活动。对接各民间团体、文艺团队,鼓励他们来基地挂牌建立创作基地。深化拓展研学项目,吸引在校学生、亲子家庭过来体验农耕文化......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荷花里”人气又渐渐旺了起来,餐厅收益每月平均盈利数万元。邓阳生开心地告诉记者:“下个月村里的荷花将大面积盛开,餐厅生意将会更加火爆,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不再只是梦想。”

  助力家乡,成就自己

自小怀揣着梦想,邓阳生23岁时即只身远赴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打拼,在开阔自己眼界的同时,也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9年,他积极响应家乡“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回到常宁“二次创业”。

邓阳生称,他在回乡发展的这十来年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了他很多具体入微地帮助。比如,2009年,他刚从广东回到家乡创办食品厂时,当时政府给了他最优惠的政策,在手续办理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他的“宜江食品厂”仅用时三个月就建成投产。2021年他在新柏村投资建设“荷花里”基地,为了让该项目早日落地,镇里为此专门成立了工作帮扶专班,在土地流转、招聘人员、调解矛盾纠纷等过程中全程“保驾护航”,积极为其扫除“围墙外”的烦心事、麻烦事。

自2009年回乡发展至今,邓阳生累计在常宁投资上亿元,生意涉及房地产、医药、食品等众多领域,为常宁累计创税数千万元,同时解决了当地500多人的就业问题。而他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常宁市的相关部门都会尽心尽力帮助解决。

平时忙于事业的邓阳生还是一名“公益达人”。在常宁,他长年兼任着“柏坊爱心助学基金协会”副会长一职。2009年,他刚回到故土,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牛奶、糖、米、油等。2020年疫情袭来,他第一时间组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送给奔忙在一线的防疫工作者......10多年来,他累计为家乡的助学、敬老、助残、社会民间活动捐资上千万元。他还是常宁市优秀人大代表,他提交的《关于规范常宁市停车难的建议》《关于促进常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建议》被评为常宁市优秀建议。

从2021年开始,邓阳生的“事业版图”又扩展到乡村振兴领域。“柏坊镇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他告诉记者,最近这几年,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家乡“荷花里”的项目打造上。后续,他还会增设民宿、露营、婚纱摄影、共享菜园等休闲项目,最终要把“荷花里”基地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亲子研学、土特产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

“我长年漂泊在外,事业小有所成,是时候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了。往后若干年,我会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荷花里项目建设上,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打造,带动更多的家乡人增收致富。”邓阳生动情地说。
【编辑:唐锦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