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衡州丨衡南县:种下土枇杷 吃上“致富果”
衡阳日报讯(通讯员刘明 蒋林航 全媒体记者刘思远)衡南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地带,林地面积191.85万亩,其中紫色页岩面积60.38万亩,是造林绿化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衡南县大力发展土枇杷产业,既破解了紫色页岩生态之困,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让土枇杷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果”。
近日,在衡南县松江镇凉市村的湖南省民泰枇杷茶有限公司土枇杷种植示范基地,一株株枝繁叶茂的枇杷树整齐地种在紫色页岩上,一簇簇青色枇杷果挂满枝头,几年前的“红色山丘”已摇身变成了“大美青山”。
土枇杷学名粗糠树,是紫草科厚壳树属的落叶乔木,叶大且表面密生绒毛,可吸附灰尘,能够净化空气,根系发达,能够固土保水。其果实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止痛的功效。5月开始挂果,7月中旬可以成熟采摘。
在茶市镇何祠村李亚组,村民们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土枇杷树。他们与当地的湖南金炫山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达成了收购协议,公司提供树苗,果子成熟后再以市场价进行收购,不怎么需要管理,每年就能为自己家带来一笔不小的进项。“一年有500多公斤枇杷,两三千块钱收入。我在公司那里拿枇杷树苗,不只我一户,我们这边还有很多户,都种了枇杷。”村民胡思虎说。
目前,衡南县土枇杷成片种植面积已超过1.3万亩,主要分布在松江镇、栗江镇、三塘镇、茶市镇等11个乡镇(街道)36个村。全县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土枇杷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县土枇杷系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累计达6000万元,土枇杷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23年7月,衡南县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把粗糠树果申报湖南省中药材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完成申报和审批相关工作。“下一步,全县将推广土枇杷产业,建立土枇杷树种基因库和土枇杷育苗基地,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5个土枇杷特色产业乡、50个土枇杷特色产业村,土枇杷产量达到10万吨,培育4个土枇杷省级龙头企业,土枇杷产业年产值过10亿元,让更多的乡亲们吃上这颗致富果。”县林业局总工程师马华元说。
近日,在衡南县松江镇凉市村的湖南省民泰枇杷茶有限公司土枇杷种植示范基地,一株株枝繁叶茂的枇杷树整齐地种在紫色页岩上,一簇簇青色枇杷果挂满枝头,几年前的“红色山丘”已摇身变成了“大美青山”。
土枇杷学名粗糠树,是紫草科厚壳树属的落叶乔木,叶大且表面密生绒毛,可吸附灰尘,能够净化空气,根系发达,能够固土保水。其果实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止痛的功效。5月开始挂果,7月中旬可以成熟采摘。
在茶市镇何祠村李亚组,村民们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土枇杷树。他们与当地的湖南金炫山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达成了收购协议,公司提供树苗,果子成熟后再以市场价进行收购,不怎么需要管理,每年就能为自己家带来一笔不小的进项。“一年有500多公斤枇杷,两三千块钱收入。我在公司那里拿枇杷树苗,不只我一户,我们这边还有很多户,都种了枇杷。”村民胡思虎说。
目前,衡南县土枇杷成片种植面积已超过1.3万亩,主要分布在松江镇、栗江镇、三塘镇、茶市镇等11个乡镇(街道)36个村。全县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土枇杷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县土枇杷系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累计达6000万元,土枇杷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23年7月,衡南县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把粗糠树果申报湖南省中药材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完成申报和审批相关工作。“下一步,全县将推广土枇杷产业,建立土枇杷树种基因库和土枇杷育苗基地,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5个土枇杷特色产业乡、50个土枇杷特色产业村,土枇杷产量达到10万吨,培育4个土枇杷省级龙头企业,土枇杷产业年产值过10亿元,让更多的乡亲们吃上这颗致富果。”县林业局总工程师马华元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