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发进行时丨让墙壁“讲”文化、“说”故事

墙绘师正在进行绘画。

已经完成的墙绘作品。
■文/见习记者颜艳妮 图/见习记者王慧
7月23日下午,酷热。
炎炎烈日下,墙绘师齐洛正在作画。身穿满是颜料斑点的衣服、裤子,手拿长短不一的自制画笔。寥寥几笔,一个爱心便“跃然墙上”。
“时常被人当作油漆工!”齐洛笑着说道。而像她这样的“油漆工”,在珠晖区建湘路,还能再找出16个。
建湘工业文化街区项目位于珠晖区苗圃街道,用地约464亩,计划总投资4.5亿元,是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之一。目前,涉及20余面墙的墙体彩绘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这幅墙绘利用太阳花的元素,体现出衡阳的象征意义;而大雁对应雁城的雅称,寓意着衡阳未来的发展蒸蒸日上、生机蓬勃。再配上老式卡车和老式电话亭,来延伸画面,让画面更有活力......”介绍起眼前的墙绘图案,项目负责人蒋林杉滔滔不绝。
他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团队都是第一次来衡阳。为了让画稿设计融入当地特色,契合上世纪80年代复古主题,他们一行人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少则三四次,多则十几次”的反复修改,每一个图案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寓意。
图案确定好后,轮到墙绘师大显身手了。但墙上彩绘不同于在纸上绘画,一面墙的涂鸦看似简单,却需要墙绘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顺利的话,差不多一周左右可以完成一幅墙绘。但如果遇上其他复杂情况,花费的时间会更久。”墙绘师石磊介绍,在绘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如墙面凹凸不平导致线条难以画直,阴雨绵绵无法绘画,现场施工人员太多无法同时工作等,这些都需要墙绘师一一克服,协调解决。
“最大的问题还是天气炎热。”摄影师兼墙绘师韩世豪补充。去年,他刚从一家美术院校毕业,建湘工业文化街区项目是他进入团队以来,参与的第一个业务。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整个项目推进过程。
韩世豪告诉记者,正值酷暑,墙绘师们只能顶着烈日赶工。虽然做好了防晒措施,避开了温度最高的时间段,但一天下来,“衣服要汗湿好几次,1.5升容量的矿泉水也要喝掉好几桶”。
虽然来衡阳已经将近两个月,可墙绘师们的足迹基本被“圈”在建湘路。韩世豪坦言,工作一天下来,大家已经精疲力尽,实在没有精力再去四处走走看看。但看着在自己手下焕然一新的街景,大家又都觉得“很值”。
透过韩世豪的镜头,一路边走边看。老旧的墙面上,碎花热水瓶、长柄手电筒、掌上游戏机等一系列老物件搭配着“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爱岗敬业”这类年代感满满的文案,带人一下“穿越”回到几十年前热火朝天的工业时代。
这些色彩斑斓、创意十足的墙绘作品不仅给墙面穿上了彩色的“衣裳”,美化了环境,也收获了许多赞美。
“好好看,我要去打卡!”“衡阳的下一个网红打卡点出现了!”连日来,各类社交平台上关于建湘路网红墙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拍照打卡。居住在建湘路上的刘奶奶也夸赞说,“他们绘画水平高,画得好看。这条街漂亮多了,看的人心情也好了!”
“我对衡阳的第一印象很好,遇到的人都很热情。”对于项目结束后的计划,韩世豪表示,大家都对衡阳很感兴趣,希望在空闲时四处走走逛逛,品尝美食美味,探寻它的历史与文脉。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