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四人民医院:打造职工医院逆袭“出圈”的成功样本
开展义诊。
开展手术。
为市民解疑答惑。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在珠晖区东阳渡街道湘江河畔,矗立着一家拥有66年历史的医院----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说起它的名字,很多衡阳人都感到陌生,但说起它的前身----中核集团二七二厂职工医院,却让大家有种恍然大悟的熟悉感。该院于1958年建立,2011年1月因企业改制整体移交衡阳市人民政府,并更名为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一家职工医院如何“逆袭”出圈,成为附近老百姓的信赖之选?市第四人民医院用66年的风雨兼程给予了实际答案: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宗旨,一代又一代的“四医人”义无反顾、勇毅前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日益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不断提升的优质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让二七二职工以及东阳渡街道近8万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健康梦”。
转变发展观,中西结合树特色
“党旗所指,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市第四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陈欣说道,在医院发展道路上,医院全体职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秉承“两弹一艇”的核工业精神,传承和打造“同一个家”和“四个一切”的医院文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和职工满意度”哲学。医院积极转变发展观念,从原来单一的保健功能,向医疗、科研、预防等方向发展,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致力于打造中西医协同发展示范医院。
近年来,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成绩可谓是遍地开花,就诊环境、医疗技术、医风医德、服务质量都有了全面的提高。面对患者就诊首选三甲医院的态势,该院突破重重困难,打造特色治疗,打造出了职工医院逆袭“出圈”的成功样本。如今,该院拥有院本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养老康复中心三个医疗单元,拥有职工100余人,是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
“我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左肺下叶有肺结节,担心会转变为癌症,整日惶惶不安。”近日,53岁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后来,她听说湖南省名中医徐基平会到市第四人民医院坐诊,于是便前来该院就诊。如今,服用中药调理2个多月了,再去复诊时发现肺结节消失了,悬在心头的心结也终于打开了。
王女士是东阳渡街道的居民,她透露,以前只有感冒、咳嗽才会来市第四人民医院买药吃,但现在,听说有省级名中医和市中医医院多位中医专家来该院坐诊后,附近居民有身体不适,都会先来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
这是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市中医医院技术帮扶和专家坐诊的支持下,为周围群众百姓解除病痛的缩影。2022年6月,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市中医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此后,第四人民医院的干部职工虚心向市中医医院学习优秀中医文化、先进管理经验、精湛中医技术,积极与市中医医院交流,特别是医养结合、老年医学、人才振兴等方面。
两年来,在医联体单位的帮扶下,市第四人民医院在中西医的诊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开展中医冬病夏治、中医外治、中药膏方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擅长老年人多见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值得一提的是,市第四人民医院还争取了省市中西医结合项目,在能力建设上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与支持。
湖南省名中医王诚喜,市中医医院院长徐基平,多次来院调研、指导工作,脊柱科主任龙军、心血管科李娟、肿瘤科王昊等中医专家经常来市第四人民医院坐诊,东阳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治疗,有效打破了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壁垒,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瞄准医联体,多措并举提水平
提到如今的发展困境,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黄俊龙直言:“原先基础较为薄弱,市场观念不强,科室也不多,救治能力有限,但近年来,医院积极补齐短板,瞄准医联体建设,如今,医院已经有了大变化。”
在人才梯队上,该院外引人才、内培队伍,先后派出多位医护人员前往长沙和衡阳多家三甲医院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突破发展瓶颈,再上新的台阶。在该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积极求变,拓宽医院发展的思路与决策。2023年,该院引进了一名康复师,大力开展中风和外伤康复项目。中医科积极开展针刺、艾灸、火罐、刮痧、放血、敷贴、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项目,当地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做多种康复治疗。
2022年,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签订了专科联盟合作协议,邀请南华医院专家团队坐诊,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外科手术,让群众在家门口用二级医院的医疗花费,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更方便居民就近就医。此外,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也会到南华医院轮岗工作3个月,医院急救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两年来,南华医院覃事范、李国娟、曹宁琳等专家每周定期前来查房、讲课,既保障了辖区居民健康,又提高了医院医疗水平。2022年,第四人民医院就和南华医院外科专家共同开展了一台中年男性左侧腹股沟直疝高位结扎修补手术。“专家团队技术娴熟,我们就医更方便,花费少、效果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是对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南华医院医联体建设成果最大的肯定。
如今,市第四人民院拥有副主任以上职称13人,五年以上主治医师10人,本科以上学历51人,编制床位268张,实际开放床位100张,全年门诊服务1.2万余人次,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疼痛科、中医科、理疗康复科等学科专科。
该院拥有东芝牌彩色多普勒、DR数字X光机、日立全自动生化仪、西门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近年来还引进了多种理疗设备,在检测能力和治疗水平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手术室内还拥有先进的手术心电监护仪、高频电刀仪、中央吸引器、复合麻醉机、高亮无影灯,能够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各类手术,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黄俊龙表示,今后,该院还将引进腔镜手术设备,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做此类手术。
该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军工后勤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消费者协会信得过单位、衡阳市文明单位、衡阳市二星级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先进直属党组织、衡阳市医保管理先进单位、衡阳市卫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珠晖区计生先进单位、妇幼保健先进单位、衡阳市康养建设项目示范单位。
增强服务性,赢得百姓心中好口碑
每年7月,正是炎热的酷暑,市第四人民医院坚持到社区开展“三伏贴”冬病夏治活动,医护团队头顶烈日,将义诊服务和科普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据悉,该院每年都会开展十余次这样的健康义诊活动,有时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老人,还会开展入户敲门体检的义诊活动,不仅向居民普及了健康知识,增强了居民们的健康生活观念,同时加深了医院与居民的交流,为后续社区医疗服务奠定了群众基础。
作为职工医院转型而来的综合医院,该院不忘初心,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围绕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各种健康类纪念日以及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组织医联体单位的专家进社区义诊,体现了“医生跑,技术跑,病人不跑”的服务理念和“方便于患者、服务于患者”的建院宗旨,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此外,为了更加方便患者就诊,该院还积极推广6S管理、亮化系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就诊环境,有效提高了患者就诊的获得感,还被评为“省老年友善医院”。
据悉,该院还申请了异地重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1亩,建筑面积近3800平方米,目前正在装修,预计明年投入使用。今后将发展成为一家大型医疗养老康复服务机构,为衡阳持续做好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后半篇文章”和建设湖南区域医疗中心贡献力量。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