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岳大庙的4个最牛,你知道吗?

清代6位皇帝御赐了七块匾额给南岳大庙,成为大庙中最尊贵的宝贝。

庙内嘉应门西角门上的这几组“五彩鎏金斗拱”,已经在此“安居”了上千年,是庙内最久远的老物件之一。

南岳正殿周围的汉白玉栏杆,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石雕作品。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莫雄飞 通讯员文兰 曾小艳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翟 实习生张丽
坐落于南岳山脚的南岳大庙是长江以南最大的古建筑群,素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庙内家底丰厚、宝藏众多,其中有4个以“最”冠名的宝贝最值得称道。
最尊贵“七匾一碑”,印证南岳大庙历史上的“独宠地位”
在南岳大庙的正殿,即圣帝殿门上方,悬挂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光绪6位皇帝亲笔御赐的7块匾额。庙内还建有一座御碑亭,亭内巨大的龟背上立着一块青石碑,碑上是康熙亲撰的《御制重修南岳庙碑》。
清朝建朝267年,共出了12位皇帝,其中有6位曾御赐匾额给南岳大庙,这也印证了五岳神庙中唯独居于中国南方的南岳大庙在历任帝王天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康熙,他曾为大庙亲笔题写了两块匾额和一块御碑。
帝王们的每一次御笔亲赐都是伴随着南岳大庙重修进行的。历史上,南岳大庙曾经历过无数次修复。光是清代,就大修过6次。
清顺治五年(1648),一次大火烧毁了南岳大庙最核心的殿宇----正殿和寝宫,大庙从此冷清。清康熙44年(1705),康熙帝下诏重修已冷清了57年的南岳大庙。此次重修不仅按旧制恢复了原有的规模,还在嘉应门前新建了一座御碑亭,立康熙亲笔《御制重修南岳庙碑记》一方,又在圣帝殿悬康熙御书“光辅紫宸”“永峙南维”匾额两块。
尔后200年间,历任帝王效仿康熙,每次大修都会御赐匾额一块,彰显朝廷对这个中国南方最大神庙的重视。如今,清代6位帝王御赐的七块匾额一字排开,挂在正殿大门上方,成为庙内最尊贵的老物件之一。
最久远1091岁!神庙中“最年长”
雕梁画栋、沉静古朴......庙内第五进嘉应门的西角门上有一排“五彩鎏金斗拱”,它已经在此“安居”了上千年,俯瞰着门下经过的芸芸众生。
它如今是庙内“最年长”者。经中科院考古研究院碳14测定,该斗拱已是1091岁“高龄”,为五代后梁时期的木构件。
南岳大庙始创于唐代,历经千年间的无数次大火与大修,目前庙内的建筑多为明、清物件,为何独此斗拱出自后梁且完好保留至今?
“这是因为西角门上这几组斗拱在后面历次的修缮中保存完好,不需要更换,故保存至今。”面对记者的疑问,南岳文博馆员周跃华给出了答案。
“古时庙宇在修缮过程中,一贯遵循的崇制如初,恰如当今文物保护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持原有的材料和工艺。从古至今,南岳大庙经历无数次的保护修缮,建筑构件只要不坏,就不会被更换,这就使得该排斗拱一直保留至今。”周跃华说。
最艺术正殿后门的石雕,当年差点被日本人盗走
历史上数不清的能工巧匠以高超的技艺和奇思妙想,为大庙留下了一座雕刻艺术的“大观园”。
早在明清时期,大庙就以其出色的木雕、石刻、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庙内建筑的各个部位,无不留下历朝历代艺人们的雕刻烙印,可以说是唐、宋、元、明、清及至现代“六代同堂”、各显风采。
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宗教文化等为题材的各色材质的雕刻在庙内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让人在饱览中国精彩雕刻技艺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
最出彩的当属正殿的石雕作品。周围148根汉白玉栏柱柱头上雕有麒麟、狮、象,144块汉白玉栏板皆为双面浮雕,288幅浮雕画面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田园阡陌等,个个形态逼真、画面生动,刀法刚健、构图奇巧。正殿后门门券的“五龙朝圣”石刻,代表了当年皇家的最高水准,更是石刻艺术中的“极品”,据坊间传说,抗战时期南岳沦陷时差点被日本人盗走。
高度最高南岳大庙,凭什么高过金銮宝殿?
大庙还有一项“全国纪录”值得一提!南岳大庙主体建筑正殿在五岳神庙中是最高的,竟然超过了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金銮宝殿)。
经调查与实测,北京故宫太和殿实高25.94米,合8丈1尺1寸。南岳大庙正殿实高31.11米,合9丈7尺2寸。南岳大庙正殿比故宫太和殿还高出5.17米。
在宗法礼制等级观念森严的古代,为何南岳大庙却超规制,高过了皇宫太和殿?明明大庙正殿实高9丈7尺2寸,但为什么地方碑志上均记载南岳正殿高七丈二尺?
这是记载失误吗?不是!南岳区文物管理处馆员、曾任湖南全面修复南岳大庙委员会工程建设部总工程师的涂明给出了以下两种解释。
其一,宋代封南岳神为“司天昭圣帝”,其地位无以复加,南岳大庙从此“一拟帝居”,庙越修越大。至南宋,四岳皆沦陷,祭告之礼,朝庭独隆于南岳,故南岳大庙殿堂之规模大于孔庙及五岳庙各殿。
其二,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我国皇权都是大于神权的,国家重要的神祇都是由皇帝亲自封勅,地方庙宇依规制不可高于皇宫。但到了明代,朱元璋是个例外,他是认为神权大于皇权的皇帝,下旨废除南岳大庙以前所有封号,重封为“南方之神”,故在明代建国的276年间,南岳大庙神殿的高度可能已超越了故宫大殿。
到了清代,又恢复至皇权大于神权的时代,南岳大庙高度超越故宫大殿的既成事实属于违反规制,但地方官员不敢明说,故所有碑志上都谎称正殿高七丈二尺,象征南岳72峰。七丈二尺合现在23.04米,矮于太和殿2.9米,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与当年孔庙逢清代皇帝巡查时,将大成殿所有龙柱用红布严实包裹起来,亦是异曲同工,因为故宫没有龙柱,你不能超越皇宫呀。
地方官员修庙时,既要崇制如初,不得罪神灵;又要顾及皇威,不得罪皇上。于是只做不说,虚虚实实,遮遮掩掩,皆大欢喜。
-----------------------------------------------------------------------
相关阅读
- ·全市2024年“五好”园区建设五月联席会议在衡东县举行2024-05-11
- ·南岳电控加冕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024-05-23
- ·南岳区这些香行上了“黑榜”2024-05-23
- ·衡阳智电再获韩国大批量订单2024-05-22
- ·衡山县“帮代办”助推项目建设提速2024-05-22
- ·衡南县人民法院:开展“抵制高额彩礼陋习”普法系列活动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