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科护理团队:手术室的“醉”美守护者

团队合影。

工作一丝不苟。

细心开展准备工作。

与患者亲密交流。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通讯员雷林宸
凌晨4时28分,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内,一台高难度的产后出血抢救手术成功结束,患者苏醒后被迅速送往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复苏。这台持续了11小时28分钟,贯穿整个夜晚的高难度、高强度手术,对于手术室护士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夜以继日,以“零差错”践行着对生命的承诺和对职业的责任,在细微之间把“正能量”带给每一位患者。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临床科室,是外科治疗、抢救的一个重要场所。有人说手术室是外科系统的中枢,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治疗水准。除了先进设备和医生的技术外,护理工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就是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年轻的护理队伍,大家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看似柔弱的双肩承载着生命的重托,无影灯无法记下忙碌的身影,却记下了她们辛勤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起,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的仔细核对与细心讲解都充满了对患者的负责与关爱,穿插术前体位的摆放,静脉通道建立的全程,对患者的耐心解答、温热的静脉液体、温暖适宜的室温、隐私的保护等,细微之处皆彰显着麻醉护理团队的人文关怀。
该院麻醉手术科护理团队始终不忘“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满足每一位手术患者的需求,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手术室护理团队在2021年的优质护理服务评选中获得“衡阳市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科室”“先进集体”“特殊贡献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等。
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医生的好助手,手术室的护士要积极开展术前访视、术中安慰、术后随访全过程护理。此外,该团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护理措施: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术中深静脉血栓防治;针对手术时间长、风险因素高的患者,制定了《手术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术前评估、术中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专科化、精准化的手术配合需求,不断加强业务实操学习,在积极进取中不断发展与前行,为患者保驾护航。
团队注重人性化服务管理,为了减轻患者等候时的焦虑、紧张氛围,大力打造温馨舒适的患者等候区。同时,也为手术患者提供特色服务,如手术减压玩具、舒缓轻音乐、儿童经典动画片、搞笑视频、特色宣教视频等,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由于患者得到鼓励和安慰,不仅能消除或改变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还能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提高护士的业务知识和服务质量。
规范制度,加强管理
工作中,麻醉手术科护理团队把为患者负责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整理制定了明确的工作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手术患者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毒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设备、物资的管理制度,各项操作规程等等,使大家工作有章可循,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卓越的服务。
由于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查护理隐患,该团队从未出现过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手术室内高科技仪器越来越多,仪器的完好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手术室每件设备设有详细的操作规程,设有专人负责,使用后登记。对手术耗材严把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绝对不允许进入术中使用。
管理创新,高效服务
该团队每年都会开展护理规范化培训,在注重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还会开展温馨座谈及知识讲座,展现学员风采,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在手术室工作下班时间不固定,工作机动性较大,特别是妇幼专科医院,除白天择期手术外,晚上的产科急诊手术较多。”该科护士长谢芬告诉记者,为了改善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在工作需要时有效发挥作用,在护理部支持下,她们推出手术室护士弹性排班制度。在护士人数基本不变,手术量增加的情况下,保障了护理人员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同时有更多时间看书学习,提高业务技术,也提高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奉献是一种幸福,一台台手术的成功,一次次生命的挽救,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手术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该院手术麻醉科护理团队将以新的姿态展示新的风采,创造新的业绩,在无影灯下尽情挥洒绚丽的光彩。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