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患者信赖的“知心人”----记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病区护士长李清艳


 喂患者吃饭。


指导患者掌握生活技能。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在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护士:她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她有勇有谋,面对患者不急不躁;她话语温柔,与孤独封闭的患者架起沟通的桥梁。她就是该院四病区护士长李清艳。从一名普通的精神科护士到如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李清艳一步一个台阶,始终坚守白衣使者的初心与责任。无论是在开放病房,还是在患者病情不稳定的封闭区,她都不畏困难,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岗位上冲锋陷阵。事无巨细,严格管理,有思路,有效率,这是她多年护理工作养成的职业习惯;勤勉谦和,宠辱不惊,善抓落实,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

  【初入病区的迷茫和委屈】

1994年,毕业后的李清艳在一所综合医院从事护士工作。两年后,她通过公开招考,来到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家人知晓了李清艳的工作变动后很是着急,在他们眼里,精神疾病患者时常因为发病,没有正确的意识和判断,容易冲动伤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医护人员随时面临突如其来的危险。

为了打消家人的顾虑,李清艳告诉家人:“正因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他们才更需要理解和关爱,我们做护士的不能去挑选患者,无论是怎样的患者,我们都应该用自己专业的护理技能,让患者在院期间得到悉心的照顾。如果我们照顾妥当,让患者及时服药,病情稳定,风险也会相应减少。”

怀着一腔热情,李清艳一头扎入了护理精神病患者的工作。然而,现实却给李清艳泼了“一盆冷水”:工作不久后,李清艳就被病情发作的精神病患者拽着头发,在地上拖行了几米远!

回忆当时的场景,李清艳仍旧心有余悸。那是1997年的除夕前夜,医院的医生护士人手不足,晚上仅有2名值班护士。一名重症精神病患者突然脱下了全身的衣物,睡在了冰冷的地板上。当时,另一名护士去吃晚饭了,看见患者在寒冷的冬夜不着衣物而睡,李清艳担心其着凉,便进入病房为患者穿衣服。不承想,看见李清艳后,患者病情发作,揪住李清艳的头发便将其往外拖行。这位女性患者身高168cm,体格健壮。怕伤害到患者,李清艳不敢用力反抗,只得被患者拖行在病房的走廊上,直到一位值班医生前来控制住患者。平静下来后,李清艳才发现,自己一大缕头发都被患者硬生生从头上扯了下来。

还有一次,10多岁的男生小谭因为心理疾病住院治疗,期间情绪一直很冲动,家属都不敢靠近,但李清艳不畏困难,耐心与男生沟通,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她赶紧去配输液用药。然而就这一会工夫,患者情绪再次激动,冲上来就往李清艳脸上扇了一个耳光。

李清艳说,刚来医院时,确实有很多难忘的委屈经历,患者小谭无端的打骂让她第一次对职业产生了迷茫情绪。但后来,小谭在情绪稳定的时候,特意找到李清艳赔礼道歉,并表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情绪的难以控制。看到患者的自责,李清艳突然想起自己读书期间,老师告诉自己的一句话:“既然选择,就应当勇往直前。”为此,李清艳发誓不能被眼前的苦难打倒,一定要做好一名精神科护士,用心理解患者的情绪,全力帮助他们解除身心的痛苦。

【得到理解后的快乐与幸福】

  此后,李清艳积极学习高年资护士的经验,结合自己主管的患者情况,不断发现与总结,渐渐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她说,即使是重症精神病患者,发病前也有一定的症状或者诱因,只要加倍细心观察患者,就能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并及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从而避免患者自身和医护人员受到伤害。2012年,她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被提拔为护士长。

目前,李清艳所在的四病区主要收治16--60岁的青壮年男性精神障碍患者。为了更好地管理服务好病区患者,作为护士长的李清艳细心观察每位患者的精神状态,根据患者的病情,找到其各自的特点和发病征兆,并将患者按照暴力倾向、自杀倾向和出走迹象等特点进行分区管理,帮助全区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患者的危险倾向。

在普通医院,发药是一项基本工作。而精神科的护士发药,一定要看着患者吃下去。有些患者还会与护士“斗智斗勇”,甚至用各种方法去藏药,比如藏在舌下、手指缝里、吐在水杯里。所以发药、吃药,也是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没有病,你给我吃药,会不会把我吃出病来?”遇到患者提出类似问题,李清艳总是耐心进行解释沟通,说服患者好好吃药。

有些精神病患者还会对医院里的餐食产生质疑,幻想有人下毒害自己,于是拒绝吃饭或者把饭偷偷倒掉。李清艳就和其他护士守在患者身旁,如果患者仍旧拒食的话,李清艳就会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此外,有些患者会出现便秘而不自知的情况,严重者可能导致肠梗阻,对于此类患者,李清艳需要守着患者上厕所,当患者出现不适,需要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反映给医生,并让医生开具调节肠胃功能的药物。说到这些,李清艳笑着说:“我们就如同患者的全职保姆,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比保姆更累的是,护士们还要一遍一遍地对病房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患者私藏医疗器械和危险物品。她经常和团队的护士强调:“一定要细致再细致,我们要有评判性思维,要比患者更加聪明!”

多年来,李清艳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有些患者在精神正常时,还会主动向李清艳提出协助护士们开展护理工作,如:同护士们一起帮助病友洗澡、喂饭等。李清艳笑着表示,看着一个个患者康复出院,是她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是让她最开心的事情。

去年,病区里一位患者正逢20岁生日,其家人一大早就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到医院看望患者,然而医院因为疫情正处于封闭管理,李清艳感受到患者无法见到家人的落寞,于是主动添加了患者家人的微信,让患者通过视频电话与家人“面对面”畅聊,让患者和家人度过了一场特别的生日。“谢谢李护士陪我儿子过生日,给他唱生日歌,陪他吃蛋糕,还让我们视频聊天!”

今年是李清艳奋战在护士岗位上的第29年,这期间,她始终坚守初心,坚持奋战在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看着深陷泥潭的家庭重见光明。她也希望,患者出院后,家人们以及社会多给他们一些关怀、理解和帮助。

“精神障碍患者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作为患者信赖的知心人,我更希望用专业的态度来表达关怀,更多地去理解、爱护他们。”李清艳坚定地说道。
【编辑:唐锦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