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23年衡阳体育中考——全程智能化 当场出成绩

▲急救术考试首次在我市体育中考中实施。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金灿
5月14日,我市城区体育中考在衡阳市博文高级中学紧张有序地进行。今年我市体育中考全面使用智能型考试仪器,进行计算机全程化管理,机器自动保存成绩并上传到主机和云端,体育中考成绩更加客观、公平、公正。
体育中考
实行“3+1+1+1”模式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开始,我市体育中考提高至100分,体育中考项目大量增加,在原来的必考三项的基础上增加了体能、体育技能、生存技能三类共13个选考项目,共四大类,一类必考,三类选考,实行“3+1+1+1”模式。
基础类必考三个项目为中长跑(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30分、实心球20分、跳绳20分。根据新冠病毒感染后学生的体质实际情况,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中长跑(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项目免试,该项目所有考生赋满分。体能类选考项目为四选一: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立定跳远、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四个项目中选取一项,分值15分。体育技能类选考项目为七选一: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七个项目中选取一项,分值15分。附加项目选考项目为二选一:游泳和急救术(即心肺复苏术)两项生存技能项目二选一(体育技能考试已选游泳项目者只能选急救),分值5分。考生其它考试项目得分相加不足100分时可加入附加项目考试得分,但中考体育成绩总分仍以100分为上限。
必考项目保证了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选考项目考察了学生的体育技能,全市体育中考成绩不断提升。我市是全省第一个全面改革体育中考的市州,获得了省教育厅高度肯定,“3+1+1+1”模式获得了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广泛认可。
据了解,我市城区今年体育中考于5月7日开始,至5月19日结束,共有16000多名学生参加。各县市区教育局按照《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按照考区的统一安排,按时组织学生参加考试。
全面使用智能型考试仪器
考试客观、公平、公正
经过考场工作人员的同意和引领,记者进入考场,在不干扰学生测试的情况下,现场直击体育中考。
进入衡阳市博文高级中学体育考场,紧张有序又充满关爱的氛围扑面而来。
考场实行全封闭管理,全程电子监控、高清摄像机录像。记者在现场看到,考生在检录区经过严格的身份证、准考证等检录后进入考场,无关人员不能入内,保证了考生全程专注考试。
各考试项目区内,架设了多台无死角的高清摄像机,各过道、楼梯都有清晰醒目的引导标识,考生能轻易找到各测试项目区。掷实心球使用的是智能型实心球测试仪、跳绳使用的是智能型跳绳测试仪......每一个项目的场地器材均为智能型测试仪,成绩的记录过程没有人工操作,均由计算机管理。
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考生对成绩有异议,可以现场立即申诉,由局纪委驻考点监督员主持,考点仲裁组工作人员调查取证,查看录像,认定事实,对原始成绩进行复核。确保每位考生的成绩客观、真实,确保体育中考公平、公正。”
考生考完测试项目后,现场就能知道自己的成绩。整场考试结束后,就会看到自己的成绩单。
市船山实验中学陈祚延同学告诉记者:“今年体育中考选项多,这样更利于我们发挥最佳水平。而且考试都是机器操作,客观、公平、公正,考场服务工作也做得很好,同学们都很满意。我各个测试项目都获得了满分,非常开心!”
今年体育中考服务工作获得广大考生点赞。据博文高级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搞好今年的体育中考,学校投入2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场地及相关设施。根据要求严格布置考场,严格组考,全方位做好服务,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广大考生营造了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
生存技能项目受关注
成为中考体育新亮点
急救术(即心肺复苏术)和游泳,两项生存技能项目成为我市中考体育加分项目,这也是我市中考体育改革的一大亮点。这次考试设置是模拟一个急救场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模拟患者的心肺复苏。考官会根据考生对操作流程、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急救效果来进行综合评定。
记者在测试现场看到,考生在认真按照急救操作流程进行考试,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急救操作有条不紊。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考体育急救术考试在我市是首次实施,市教育局和市红十字会精心制定了考试方案考试标准,严格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红会师资作为考官,并招募了充足的志愿者。目前每天有一千余考生参加急救术考试,秩序良好。考生都是现场编考场号和模具号,每个模具都有摄像头全程录像,随时可申请复核,并有专门的监督工作组,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在考试现场准备了一些急救包和AED机,以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为考生保驾护航。
急救术对于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推广急救术特别是将它纳为体育中考意义非常大,广泛引起人们对急救术的关注和重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提升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为学生安全学校安全加了一道保险杠,还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