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


  2023年衡阳市科技活动周暨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文/图李彦彦

  5月26日上午,2023年衡阳市科技活动周暨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届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市科技局将组织开展科普讲解大赛、流动科技馆巡展、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一系列科普体验活动。

  近年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合作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

  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创新创业,成功创评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就业创业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成功立项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普及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科技兴趣和创新热情,形成了创新创造创业的浓厚文化氛围。

  学院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3个。拥有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还有综合实训基地5个、实训室150多个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多个,是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省社科普及基地、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省“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牵头的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联盟成功入围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楚怡”示范性职教集团。

  学院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在泰国挂牌成立“高铁人才培训基地”,泰国高铁职教合作项目入选教育部“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首批20个之一。与“赢联盟”、几内亚科纳克里大学共同推进培养本土化铁路建设人才,成立本科层次铁路学院。中非联合办学项目在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参展,成为湖南省中非合作闪亮名片。

  二

  早在2011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各铁路局、地铁、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高铁施工、监理、检测企业,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2019年,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获得湖南省教育厅批复备案。2020年11月,获批湖南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同年12月,更名为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2021年6月,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南方高铁及轨道交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南方高铁及轨道交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结合学院办学底蕴、办学优势、行业背景、产教融合基础申报建设南方高铁与轨道交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紧贴学院办学优势,产学学院申报方向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运营与维护方向”。按董事会模式合作成立了“先科桥隧学院”“南方高铁精测精调学院”“智能技术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学院组织申报的“高铁及轨道交通智慧运维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入选2022年度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科普基地高铁技术科普基地包括高铁数字博物馆、轨道交通综合展区、路桥展区、高铁VR客运乘务与行车组织体验区、高铁与地铁模拟驾驶体验区等在内的1个博物馆、5个展区、2个体验区。

  南方高铁产学研合作基地建有钢轨探伤实训基地、高铁精测精调实训基地、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4大综合实训基地,拥有校企联合共建检测实验室、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室、综合创新实践区(工作室)、产学研工作室等12个工作室、15个实训中心、116个实训室和19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室)设备总值达1.1亿余元。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评为“产学研合作基地”。学院轨道交通产业链群产教融合项目于2022年被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立项为省制造强省奖励专项。项目对接建设施工、运营维护、装备制造等轨道交通产业链,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实现轨道交通专业全覆盖。

  三

  湖南高铁职院科教服务中心坚持守正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平台拓展科研育人、以项目驱动科研育人、以队伍提升科研育人、以服务践行科研育人,为学院高品质办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三年,学院成功申报省级课题150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9项,立项国家级、省级平台10个,荣获科学技术奖2项,公开发表论文近1000篇,授权知识产权300余项。学院“铁道科创”众创空间于2022年被科技部备案评审国家级众创空间,成功晋级“国家队”。空间建设总面积3128平方米,集创新创业培训(实训)、创新创业研究、创业孵化三大主要功能面向青年大学生建设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高铁职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学院马占生老师参与项目荣获广州铁路局集团进步一等奖。近三年获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50余项,市级项目立项64项;项目结题率达100%。近三年学院立项湖南省科技厅自科基金项目13项,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湖南省科技厅科普专题项目2项,衡阳市基础研究项目1项。

  近三年学院发表学术论文近千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获省级优秀论文近百篇,其中一等奖10余篇,《中国高铁冷知识》获得省科技厅的科普优秀作品奖、社科优秀普及作品奖,授权知识产权三百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学院经专家评审、学术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供需对接就业育人、美丽乡村建设”等14个社科研究室。学院经专家评审、学术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岩土工程减振防灾研创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成立。学院建立了“1147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为高铁及轨道交通产业开展设计、检测、监理等技术服务,年均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到2000余万元以上。衡阳市桥隧、轨道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高铁工务智慧巡检重点实验室,年均完成对外服务700余万元,获得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荣获广州铁路局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学院正积极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地方政府鼎力支持的双重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齐心协力促改革,聚精会神谋发展,持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双高”职院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为打造“行业领先、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高铁及轨道交通产业,更好地促进湖南及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编辑:唐锦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