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华附二医院:打造衡阳创伤救治“一小时生命圈”

“刘文捷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现场。

南华附二医院院长刘文捷(左一)正在进行麻醉手术教学。
通讯员彭国军 吴雅敏 付立明 张欣馨
前言
2022年11月21日,衡阳市院士专家学术交流科学家创新基地、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李国庆消化系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刘文捷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揭牌成立。
“这两个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在衡阳及全省的医卫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衡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宋军教授表示,南华附二医院作为衡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凝聚了多学科、多系统优势,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以及创伤与危急重症抢救已经处于国内、国际领先并与美国同步,某些项目甚至已经进入科研最前沿无人区探索,两个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将会更好地推进最新医学成果走出实验室,更快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健康湖南、健康衡阳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这两个重点实验室为何成立?有什么优势?如何布局建设?又将对衡阳及全省的医卫事业发展产生哪些重要影响?近日,笔者走进南华附二医院一探究竟。
这里如同一个没有硝烟、永不停歇的战场,当严重伤、多发伤、复合伤的“重伤员”被推进创伤中心,一场以“秒”计算的抢救便开始了,只为尽一切力量护佑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赢得二次生命。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南华附二医院创伤中心由该院创伤骨科及相关科室骨干医护人员于2016年10月自发组织建立,2017年12月正式成立;2018年10月获批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2021年5月获批成为“湖南省创伤救治专科骨干医师同质化培训基地”;2022年5月,获批成为“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跃上葱茏再攀登。2022年11月21日,衡阳市院士专家学术交流科学家创新基地、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刘文捷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刘文捷重点实验室”)在南华附二医院揭牌成立。
与“死神”赛跑,为患者赢得更多生机。当下的南华附二医院创伤中心已建立起一套极速、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生命救护体系,挽回了诸多因创伤而濒临停止的生命,成为衡阳市创伤急救的“先锋部队”。
南华附二医院院长刘文捷表示,医院正加强优势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创伤联盟”方式共同打造衡阳创伤救治“一小时生命圈”,为雁城人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交上一份出彩的民生答卷。
“刘文捷重点实验室”为何开?
重症抢救,为患者搭建绿色生命通道
“一名12岁小孩不幸失足从4楼(约15米高)坠落,全身10余处骨折,闭合性腹部损伤、肺挫伤、创伤性湿肺,情况非常危重......”2022年9月5日,南华附二医院急诊科接到120院前急救中心通知和反馈的信息后,一键启动创伤中心TTA“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紧急救治流程”,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综合救治团队迅速到位,严阵以待。
患者到达急诊时,神志模糊、心跳加速、血压降低、脉搏微弱、生命垂危,出现创伤死亡三联征,若得不到及时救治,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南华附二医院创伤救治团队现场紧急制定抢救方案,通过创伤中心团队惊险紧张的20天救治,医护人员专业细致地呵护,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争分夺秒为生命接力,在与死神的博弈中,南华附二医院医护人员一次次成功将生命夺回。这一切,得益于该院依托创伤中心,聚焦学科建设,结合多学科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最终造福广大患者。
应急创伤救治是与生命赛跑的重要公共卫生服务,关乎民众生命安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中国创伤年度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高达6200万人次,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达70万至8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而在45岁以下人群中,伤害性死亡是第1位的死因。
“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正是干事创业的时候,是家庭也是社会的顶梁柱。”刘文捷说,南华附二医院以应急创伤救治为重点方向,切实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效果,最大程度降低他们的死亡率或致残率,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苦练“内功”的南华附二医院厚积薄发,正以全新的姿态站在守护人民健康的最前线。
南华附二医院创伤中心副主任罗勇介绍,该院实行医生提前集结在创伤复苏单元等待严重患者到来的救治模式,在面对严重创伤患者时,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创伤专业救治团队,为市民提供全天候救治服务,为创伤患者构建了一条快捷、安全、高质量的创伤救治“生命绿色通道”,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刘文捷重点实验室”凭啥开?
高效联合,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救治服务
南华附二医院创伤中心多位医护人员乃至多学科分工协作,在分秒必争中默契配合,一次次赢得生死救援。“以前创伤救治的资源分散在各个专科,轻重缓急难判断,应急处突能力有限,且协作间存在盲区,严重削弱了诊疗的效能。”作为衡阳市唯一的麻醉专业博士生导师,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刘文捷教授深谙团队协作之道,他坦言,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需要集全院之力、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整体性救治。
作为在全省具有领先地位的创伤中心,如何快速让患者享有一站式优质救治服务?在刘文捷的带领下,南华附二医院创伤中心吸收国内外先进救治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黄金法则”----在衡阳率先开展严重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综合救治模式,提倡“救护车未到,信息先到;病人未到,医生先到”,院前启动创伤团队,团队人员提前在创伤复苏单元等待病人,病人在创伤中心得到一站式综合救治,不需要院内转运,大大节省了救治时间,让无数患者赢得二次生命。
南华附二医院创伤中心自2017年12月正式成立以来,医院整合了人才、设备、物资、流程等各类医疗资源,可以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形成以急诊外科为核心科室的创伤救治体系,打通以往创伤救治工作的流程“梗阻”,让患者享受到“院前创伤急救、院内创伤复苏、重症创伤监护”全流程一站式救治服务。与此同时,各团队之间优势互补,通过技能同质化培训,打造团队救治的共同语言,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综合救治水平。
2020年12月,结合国家医学创伤中心建设标准与国外医学创伤中心建设样本,南华附二医院累计投资1亿余元改建的现代化创伤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拥有完整的创伤一体化救治区域,包括独立的创伤复苏单元、影像检查室、杂交手术室、创伤ICU、创伤外科病房,拥有创伤医师45人、创伤麻醉医生7人、创伤专职护士24人,信息记录员2人,其中博士10人(留美博士后1人、留美博士2人、留欧博士1人),硕士30人,高级职称25人,博导1人,硕导12人。同时,与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中心(美国最顶级创伤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已开展“床旁开胸心肺复苏术”13例,康复出院3例,远高于国际标准1.3%。
“刘文捷重点实验室”如何建?
共筑生命防线,打造衡阳“一小时生命圈”
创伤中心因为协调范围广、涉及科室多、投入成本高,位列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难度最大中心。如何破局?作为国家创伤中心常务委员的刘文捷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给出了答案:要加强以创伤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在设区的市,以区为单位,依托创伤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建立创伤中心,联合急救中心建立城市创伤救治网络。
蓝图已然绘就,共筑生命防线,打造衡阳创伤救治“一小时生命圈”愿景也由此清晰勾勒出来。刘文捷介绍:“南华附二医院是国家创伤中心常委单位,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旨在构建一个由衡阳市、县、镇组建的三级创伤联盟或者创伤救治网络,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和全市创伤技能比赛,带领区域内的创伤救治团队共同成长,让严重创伤患者得到及时、安全、规范、高效的救治。目前该院已与衡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达成联勤联动战略合作,与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达成警医联动战略合作,形成现场救援+医疗保障良好互动机制,共同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打铁还需自身硬。树行业标杆,打造全省创伤救治新高地,离不开学科建设与医疗技术的比翼齐飞。
“刘文捷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便是加快这一发展的强劲引擎。”南华大学副校长、衡阳医学院院长王福俤表示,该实验室除了搭建区域“创伤救治网络”体系,还将重点针对“基础、管理、预防、康复”四大领域,进一步深化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医疗人文关怀,把“创伤为意外事件”转变为“创伤是可以防治的疾病”,更好地为区域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将加快推进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让高质量创伤救治可见、可及、可持续,助力全市急诊急救能力同质化提升,实现人人享有优质创伤救治服务的梦想,为健康衡阳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为衡阳进一步提升安全感与吸引力添砖加瓦。”二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带领团队在创伤急救的道路上孜孜不倦,致力于将医院创伤中心建设成为全省标杆的刘文捷动情地说道。
-----------------------------------------------------------------------
相关阅读
- ·东阳渡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义诊活动2024-05-20
- ·我市举办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培训会2024-05-20
- ·市中心医院开展“世界手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2024-05-20
-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为患者撑起一片温暖的蓝天2024-05-10
-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开展庆祝“第33个国际助产士日”系列活动2024-05-10
- ·市妇幼保健院乳甲外科团队:连续成功完成3台甲状腺癌根治术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