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区域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新高地----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

多种多样的医患互动。

护士查阅患者病历。

医生陪同患者做游戏。

鼓励患者亲近自然。

患者积极参与手工活动。

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云集院区。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图/周围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创立于1957年,是我市创办最早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原名衡阳市疯癫所,位于原郊区王家湾,1963年迁回至天马山,更名为衡阳市精神病院,负责收治优抚精神疾病患者与流浪乞讨精神疾病患者,1983年正式更名为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
市民眼中的天马山,其实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1944年衡阳保卫战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样一个曾经戍卫过无数衡阳百姓的光荣之地工作,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全体医护团队接力传承,用专业扛起责任,用爱心温暖人心,他们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近年来,该院树牢“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全市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医疗救助、心理干预等服务,从单一的精神专科医院逐步向全市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高地不断迈进,不断护佑雁城人民的身心健康。
提质改造,建好精神病患“温馨家园”
在市民眼中,精神病医院总是与“阴森”“陈旧”“禁锢”这些词紧密联系,但其实,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早已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如今走进该院病区,映入眼帘的是地板一尘不染,墙面光亮如新,生活区、普通护理区、特殊护理区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患者们衣着整洁干净,他们或来回悠闲踱步,或端坐长椅看电视,或在床上安心入睡......几乎看不出和正常人有什么差异。
住院楼每个病区楼道入口处均设有会客厅,每个会客厅都配备了崭新的沙发、桌椅、空调,环境温馨舒适。这一切都在传递着一个理念:“精神疾病患者也应该有尊严地活着”。
据悉,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住院医疗环境,2016年,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对天马山院本部的一栋三层住院楼进行整体提质改造装修。装修时,每个区域都安装了排气扇和空调,每一层楼都安装了消防设备;所有的电路、水管都进行翻修改造......安全舒适良好的住院条件,既优化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又让患者不再因为环境差而“天天喊着要回家”,对稳定患者的情绪也有很大帮助。
2013年,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云集院区正式动工建设,2015年10月,医院成功将部分精神病患者从该院天马山院本部转运至云集院区,这标志着医院的整体住院条件、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云集院区毗邻南岳机场,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100余亩,开设了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中心和精神科。院内建筑错落有致,简洁大方,病房内中央空调、热水、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各种检查设备先进齐全。
步行在云集院区,满眼绿意,恍然有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惬意。院区内建有一个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中心花园,为湘南地区最大的精神疾病患者户外活动休闲场地。这打破了精神病医院传统的“狱禁”模式,患者在此既能享受到充满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又能在户外呼吸清新空气,在大自然的环抱下全身心放松,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新院区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病患的就医环境。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疾病,其大脑功能发生紊乱,言行、情感、思维、意志活动出现异常,对自我及环境的认知能力和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下降。”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邓盛柞向记者介绍,该院医生们的辛苦自是不可言喻,护理人员也可能会受到患者的辱骂、殴打。“为了让患者住得舒服、暖心,医护人员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耐心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打开患者郁结的心灵。”
家住常宁的小詹,有精神病史6年,表现为睡眠差、自言自语、烦躁、乱发脾气,称有人害他、坐立不安,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该院治疗出院后,医务人员定期随访中发现他总是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敢出门怕邻居嘲笑。得知情况后,该院医生多次鼓励他开导他,让他重新建立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坚持服药,现能正常生活,并加入社会劳动。
“每当看着自己精心护理的病人一天天康复,并重新回归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会感到自己的工作崇高而伟大。”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护理部主任刘丽告诉记者。
据悉,该院近年来广泛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活动,如捐献爱心款、爱心被子、爱心服饰等,成效明显。汩汩爱心汇成涓涓暖流抚慰着患者的心,许多患者和家属在临出院时紧紧拉着医务人员的手,连声道谢或者送来鲜红的锦旗。
倾情服务,打出关爱患者“组合拳”
作为一家二级非营利性精神病专科医院,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主要承担全市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公共卫生工作,还承担着全市民政对象、优抚对象、肇事肇祸精神疾病人和社会精神病人医疗工作任务。这意味着,该院不仅要充当临床医疗的角色,还要履行好民政福利机构的职责。近年来,该院从院内、院外双管齐下,通过“慈康”民生帮扶公益项目、建设精神康复中心等方式,打出了关爱精神病患者的“组合拳”。
多年来,该院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门诊及住院诊疗工作,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的办院方向,对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扶。医院自2019年开展“慈康”民生帮扶公益项目以来,已让3000余名精神疾病患者从中受益。
“精神疾病治疗周期长、护理难度大。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劳动能力逐渐降低乃至丧失,加上长期持续的医疗费用支出,导致一些患者家庭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对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扶,让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住院治疗,减轻经济负担,一直是医院工作的重点。”邓盛柞介绍,“慈康”民生帮扶公益项目,对参加衡阳市城乡居民医保的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慈善救助,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医疗自付部分进行二次报销,经报销后月均住院费用仅170元不到,有效消除了患者的家庭与社区的经济负担。
患者常先生于2013年1月入院。因行为异常、冲动伤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总病程10年。患者家中仅有八十高龄的奶奶,无人能照料患者。经医院与患者家属及社区多方协调后,该患者在院长期住院,经济来源只有低保补贴,难以负担患者医保报销后的住院费用。随着“慈康”民生帮扶公益项目的开展,该患者的经济困难得到了解决。
“慈康”民生公益项目有效解决了贫困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提高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率,降低了复发率及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率,获得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敬重和保护生命,关爱每一位患者,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救助病区主任周克斌对记者说:“2016年以来,我们病区收治了1200多名精神疾病患者,他们没有家人、监护人,大多是街上的流浪乞讨人员,对于这样的特殊人群,我们更要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很好的就医体验,找到社会的归属感。”
近日,该院岳屏新村社区精神康复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多样化的精神障碍康复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会员及家属围绕工作、生活、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包饺子、切蛋糕等庆祝活动为生日会员送上衷心祝福,让精神康复患者感受到爱与关怀,树立积极生活的观念,更好地融入社会。
这是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积极与基层共建精神康复融合中心的缩影之一,为进一步提升精神康复中心服务质量和水平,帮助精神康复患者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该院负责对全市社区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宣讲及专业培训,使出院患者在社区也能拥有规范化的康复治疗,点燃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创新发展,打造区域精神卫生新高地
近年来,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发展迈上了快车道: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科室的设置也越来越细,向专科化发展。医院开设了多个特色专科门诊,包括专家门诊、精神门诊、心理门诊、儿少门诊、睡眠门诊等,成立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抑郁症诊疗、睡眠医学等亚专科学组,新组建了康复科、临床心理科等功能科室。
该院配备有齐全的各种医疗设备,如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生物治疗反馈仪、失眠治疗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电监护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脑(电)地形图仪、血球分析仪、高效液相分析仪、脑涨落图仪等均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
为了更好地满足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需求,为广大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今年9月,该院引进“康复利器”----经颅磁刺激治疗仪。该设备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项无创物理性治疗和研究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神经康复医学等领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权威脑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无痛、无创的安全治疗方法,该仪器可以通过磁信号无衰减地透过颅骨刺激到大脑神经,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物质成瘾、睡眠障碍、躁狂症、PTSD、小儿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症等多种精神心理类疾病。
不仅医疗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性化服务也得到很大提高。该医院投入资金建设了医院综合信息系统,完全实现了电子化病历,既便利患者看病治疗,又把医护人员从繁重的病历文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医务人员的时间更多地还给患者。
近年来,在利用中西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及儿童精神障碍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一跃成为全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领跑者,衡阳周边地区的患者家属也慕名前来求医。
医学发展需要不断涌现新的人才,邓盛柞把人才培养看得很重。“医务人员大多数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高级职称以上的医技人员就有近30人,诊疗技术和理念也都与国际接轨。”邓盛柞介绍。
数据统计,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在2019年、2021年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中,共引进人才7名(本科),各项人才补贴按政策落实到位;在2021年下半年衡阳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8名人才(本科)。此外,医院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落实人才激励机制。积极选送人员参加各类培训进修,鼓励工作人员提升学历、职称,对参加各项竞赛的获奖人员予以嘉奖,以务实举措激励人才成长。2021年首次派2人参加全国心理测评培训,并到长沙进修,首次派员赴省级医院进修病案管理。
近年来,医院进一步夯实“清廉医院”建设,从严从实开展医德医风问题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开展“纠四风”整治工作和行风建设专项行动,设立监督举报信箱(电话),通过举报监督打通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突出正面激励引领,大力弘扬宣传清廉先进典型,精心打造“廉洁文化”宣传栏,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崇廉尚洁氛围,大力弘扬医者救死扶伤精神,营造向上向善的清廉作风。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联内观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第十一届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家庭与青少年工作分会常务委员单位。2022年医院制定的“流浪乞讨对象疑似精神病初筛系统”获省民政厅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介使用。就在去年,医院有7名专家被聘为2022年度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面试答辩评委,1人被聘为评委组组长。
此外,邓盛柞还罗列出一组数据,更直观地体现了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裂变式的发展速度: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2008年日开放病床200张,2023年日开放床位730张;2008年职工170人,2023年达262人;2008年业务用房不足6000平方米,2013年医院拥有院本部(天马山院区)和云集院区,业务用房总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
砥砺奋进新征程,逐梦前行再出发。邓盛柞表示,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将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快精神病专科医院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医疗服务环境,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医防融合”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朝着打造区域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新高地而不断奋进。
-----------------------------------------------------------------------
相关阅读
- ·东阳渡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义诊活动2024-05-20
- ·我市举办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培训会2024-05-20
- ·市中心医院开展“世界手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2024-05-20
-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为患者撑起一片温暖的蓝天2024-05-10
-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开展庆祝“第33个国际助产士日”系列活动2024-05-10
- ·市妇幼保健院乳甲外科团队:连续成功完成3台甲状腺癌根治术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