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东渔鼓: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项目

祁东渔鼓演出现场。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胡建军 图/通讯员李海燕提供
祁东渔鼓是拥有“中国曲艺之乡”美誉的祁东县曲艺曲种。祁东渔鼓的演唱风格:无本可循、无曲可依,通俗易懂、伸缩自如;有对唱、表演唱、渔鼓小品、戏剧演唱等多种演唱方法,演唱灵活。舞台语言为“祁东土话”。1976年,时任湖南省曲协主席周汉平率专家组来祁东考察,因祁东渔鼓在演唱风格和表演手法上已自成流派,故定名为“祁东渔鼓”,这也是“祁东渔鼓”名称的由来。2014年,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祁东渔鼓作为湖南渔鼓重要组织部分之一,连同常德渔鼓、永州渔鼓联合申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项目,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近年来,祁东渔鼓大胆汲取祁剧、地花鼓及祁阳小调的艺术精华,生、旦、净、丑各显本色,唱、拉、念、做随机应变。祁东渔鼓载誉潇湘,驰名华夏。代表曲目有:《乾隆下江南》《好丑媳妇》《玉镯冤》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渔鼓代表性传承人邹昆山介绍,现在流传的八仙图中张果老怀抱鼓筒简板,倒骑毛驴,说唱四方,据说是渔鼓的起源。至于何时流入祁东,无文字可考。真正有史可查,只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1952年,邹昆山父亲邹祖西自导自演了渔鼓段子《廖仁福的互助组》,参加了中南局举办的民间文艺调演,荣膺大奖,由此祁东渔鼓登上了大雅之堂。
-----------------------------------------------------------------------
相关阅读
- ·衡阳“两客”智能监管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2021-04-23
- ·船山大道分段封闭改造施工2024-05-23
- ·两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2024-05-23
- ·高岭小学9月开始招生2024-05-23
- ·衡阳抗战纪念馆,喜添新藏品2024-05-23
- ·市生态环境局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