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共建,鱼水情深

  记者周琪

  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72周年,记者走进衡东县高湖镇新旺村,沿途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整洁明亮的民居交错排布。趁着农闲,村民们聚集在广场上拉家常。点点滴滴的变化汇聚成村庄的美丽“蝶变”,映照出村民舒心的好日子。

  2015年起,空军驻衡某部对该村开展挂钩帮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几年来,该部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累计投入310余万元,从党建、教育、医疗、基建、产业等方面综合帮扶,使该村于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并走上了稳定脱贫、奔向小康的道路。

  阳光照射下,幽蓝的光伏板发出绚丽光彩。聊起光伏发电站,村民们一个劲地夸“好”。村民肖小连深有感触:“多亏了人民子弟兵,我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村子越来越像样了......”

  据空军驻衡某部官兵冯世豪介绍,几年来,他们不仅帮助希望村的群众入股了光伏发电、生态果园,还扶持发展了油菜花、黑木耳等一系列产业,让贫困群众有了长效帮扶,人均增收突破1300元,并设立了蓝天扶贫基金,先后救助突发疾病、遭受水灾等17户38000元,使困难群众再无后顾之忧。

  近年来,衡阳党政军民一直秉承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奋力打造衡阳特色双拥品牌,荣获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

  部队驻地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偏远,而军人的户口也不在当地,所以,他们的孩子上学也成了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空军驻衡某部家属王亚玉告诉记者:“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部队旁边就有一个不错的学校,但因为我们不在学区划片范围,孩子无法就读,为此部队专门联系了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很快出面协调,不久后孩子顺利报了名。从此以后,我们单位其他官兵子女也都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入学读书。”

  据悉,近三年来,我市先后为该部解决了15名飞行人员随军家属安置问题、83名官兵子女入学问题。同时,我市还持续推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抚恤优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以最强执行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不仅妥善安置了24名退役干部和士官就业,还彻底解决了遗留多年的一起涉法涉诉土地纠纷问题,实质推动了搁置了近10年的衡阳老机场土地置换难题。“之前,一到下雨天,我们部队的生活用水就特别浑浊。目前,通过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帮助,已经重新选取了取水口,下一步还要进行修改用水管路,水质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空军驻衡某部官兵邓国鑫告诉记者。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