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阳日报创刊70周年: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前行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每一次蝶变,都是时间的杰作。
时间是公正的见证者,每一种坚守,都是时间的考验。
时间是客观的奖赏者,每一份荣光,都是时间的馈赠。
1949——2019年,波澜壮阔的70年。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衡阳日报》始终与衡阳同命运,与时代齐发展,与读者共呼吸,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前行。
我们一直在变。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笔与纸”到“数与网”,从“黑白双色”到五彩缤纷,从一报独秀到全媒矩阵,从单一文图呈现到文图声像齐备,每次技术转型,带来的是质变,每次理念革新,刷新的是高度。
我们一直没变。岁月流转,担当未变;潮起潮落,雄心未变;阅尽千帆,初心未变。这张持续打磨了70年的新闻纸,工匠精神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党员干部的“必读物”、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思想理论的“主阵地”。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今天,在新时代奋进的号角中,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70岁的《衡阳日报》,又一次豪迈开启新征程,书写大城衡阳的精彩。
在一纸风行中读懂衡阳
没有什么能够留住时间,除了记忆。
1949年10月16日,衡阳解放第8天,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散去,在衡阳城区道后街一幢不足80平方米“苏式”建筑里又添喜庆,在这里,《衡阳日报》的前身——《衡阳新闻》创刊。
衡阳新闻宣传事业,在这一天掀开新的篇章。
在衡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衡阳日报社十四任党委班子,七任社长,十三任总编持续接力,率领衡阳日报社人,做衡阳发展的记录者、衡阳故事的传播者、衡阳形象的塑造者,创作了一大批接地气、冒热气、有温度、带露珠、有激情的好新闻。
这是一张张薄薄的新闻纸,每张厚度大约75微米,重量不足一两;这是一张张厚厚的新闻纸,里面有党的思想,有人民的呼声,有中国的足迹,有世界的风雷;衡阳表情,政经脉动,社会变迁,均浓缩其中,这是衡阳的政治晴雨表、经济的t望台、生活的风向标。
还记得那一个个标志事件吗?
解放军第一次进驻衡阳城、衡阳第一条沥青马路、第一座公铁大桥、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高速铁路、第一家民用机场、第一座高新技术产业园、第一支上市股票、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次土地拍卖这些衡阳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我们一直忠实记录。
还记得那一个个新闻现场吗?
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的极度冰寒、碧利斯侵袭衡阳的狂风暴雨、抗击湘江干流特大洪水的万众一心无论现场多么险恶,我们一直冲锋在前。
还记得那一个个知名专栏吗?
反映民情的“昨日新闻”、重温乡情的“大雁觅踪”、针砭时弊的“雁峰晨钟”、捕捉热点的“新闻风火轮”、伸张正义的“党报监督台”用心用情为民代言,我们一直竭尽全力。
还记得那一个个精彩策划吗?
“衡阳崛起凭什么?”“国企改革进行时”“领跑大湘南”“衡阳新动力——振兴衡阳实体经济特别报道”“营商环境就是影响力系列报道”“幸福的栖居——用最强执行力建设最美地级市”聚焦衡阳经济社会和改革发展主战场,我们一直C位呈现。
“寻找南岳七十二峰”“衡阳老地名的故事”“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地图——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系列报道”……弘扬衡阳历史文化,我们一直当仁不让。
还记得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吗?
“新时代的欧阳海”雷宏、感动中国人物李丽、“全国道德模范”匡兵夫妇,“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吴宏权、“英雄警察”吉湘林、长裙子姐姐王青平讲好衡阳故事,传播衡阳声音,我们一直宏亮发声。
一纸风行,读懂衡阳。
今天,我们要向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报人致敬,是他们用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让这张“衡阳新闻日记”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衡阳日报”四个字,作为社会生活的细节,已深深嵌入衡阳的肌肤。
在守正创新中秉承初心
变,是永恒的不变。
这70年,是媒体龙腾虎跃的70年。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应势而生,传播越来越快捷,渠道越来越丰富,方式越来越新颖,对报业的挤压,也越来越紧迫。
拒绝变化者亡,拥抱变化者赢。对《衡阳日报》而言,这70年,是面对挑战的70年,是转型升级的70年,是理念更新的70年。历经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迭代,在每一波技术革新的浪潮中,我们都勇立潮头,不断跃上主流价值传播的“新风口”!
我们的新闻呈现方式在变——从铅字印刷到激光照排,从素面朝天到五彩缤纷,从报纸当家到移动优先,从读报到读屏,从文图单一呈现到音像立体表达,从新闻隔日刊发到手机现场直播,
我们的内容传播渠道在变——2000年,《衡阳晚报》创刊,2012年,衡阳全搜索网上线,2015年,“掌上衡阳”客户端运营历经七十年孕育发展,衡阳日报早已开枝散叶,由“四开两版”的“小舢板”,成长为“报、网、微、端”融合的“联合舰队”。
我们的经营创收模式在变——走自力更生之路。全国率先探索党报自办发行,多次荣获“全国自办发行先进集体”称号;走多元发展之路。印刷厂、万里旅行社等实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营实力跻身“第三届中国地市报经营创新十强”;走借力发展之路。2019年5月,人民日报湖南湘南片区分印点花落衡阳日报社印刷厂,标志着衡阳日报社印刷业务和印刷质量迈入新境界。
我们深知,变,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拉近距离:与时代更近,与潮流更近,与读者更近。党报既要讲政治,也要讲情怀,既要讲理论,也要讲故事;我们牢记,变化的是渠道和形式,不变的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信念。
回望70年走过的不凡之路,我们欣慰,我们自豪:作为全国新闻界代表之一,衡阳日报社曾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三次荣获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其中,评论《漠视生命是最可怕的沉沦》问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衡阳新闻界至今唯一的一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报纸经营管理先进单位、三次荣获“全省十佳报社”称号、多次在全省报纸质量评比中斩获一等奖、昂首迈入“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地市党报影响力10强”;当选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单位,中国地市报协常务理事单位。
守正创新,初心不改。
今天,我们要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衡阳日报社发展的读者、作者及各界人士致谢:你们的鼎力相助,我们深怀感激;你们的转发点赞,甚至批评吐槽,将敦促我们倍加努力地前行。
在媒体融合中看见未来
现在你还叫我们“报纸记者”?完全out了。
从一纸风行到向“云”而生,紧密拥抱互联网的《衡阳日报》,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纸媒,它有可能是一条文图新闻,也有可能是一段精彩视频,还有可能是一次手机直播;它进入了您的电脑页面,进入了您的手机,进入了您的微信朋友圈利用各种形式,借助各种渠道,《衡阳日报》“立体多样”地满足着您的信息需求。
进入新时代,衡阳日报社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指示要求,围绕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目标,乘风逐梦,踏浪前行。
媒体融合,不是相加,而是相融,不是“1+2=2”,而是“1+1=全新的1”。改革采编机制、重构生产流程、树立融媒意识、转变写作文风、创新栏目设置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我们锐意探索,在“融”中创造,在“合”中提升,向着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攀登!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步都走得意气风发。我们生产的新闻形态丰富了,它是可看、可听、可互动的全媒体产品;我们推出的新闻功能拓展了,它是资讯,也是服务、更是体验。
系列荣誉给出了“融”证明:“掌上衡阳”“两报官微”“豹眼视频”响亮发声,品牌影响力位居全省前列,融媒体作品更是频频获奖;衡阳日报社先后荣获中国媒体深度融合30强、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2017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十大影响力地市党报、2017-2018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十强单位;2019年,衡阳媒体影响力排行榜发榜,《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稳居前两名;党委书记、社长肖立建先后获得“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领军人物”“中国城市党报改革创新突出贡献奖”“中国传媒融合创新年度杰出人物”的“奖杯”;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林新华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经营效益给出了“融”证明:掌上衡阳客户端、豹眼视频、两报微信等新媒体经营收入连年攀升,;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地市报广告收入连续三年年均下降23%的大环境下,衡阳日报社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8%,划出漂亮的逆势上扬弧线!
时代的脚步永远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从70年光辉岁月中走来,我们争当领跑者;从70年追逐梦想中走来,我们打开想象力。
致敬70年:
过去,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现在,我们要做未来的书写者!(编辑:王子民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衡阳“两客”智能监管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2021-04-23
- ·船山大道分段封闭改造施工2024-05-23
- ·两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2024-05-23
- ·高岭小学9月开始招生2024-05-23
- ·衡阳抗战纪念馆,喜添新藏品2024-05-23
- ·市生态环境局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4-05-23